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30.诗四首》导学案.docVIP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30.诗四首》导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30.诗四首》导学案

30 诗四首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背诵、默写这四首诗。 2、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3、学会联想和想象,提高理解、欣赏古诗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背诵、默写四首诗。 2、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学习流程】 1、结合课本注释和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四首诗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 ? 3、送别,是古今文人墨客常写的题材,你知道哪些送别诗?把其中的名句、诗题及作者写下来。 ? ? ? ? ? 1、读一读: 要求:①通读,要求读准音、读顺畅;(自由读、齐读)②诵读,要求读出重音,读出节拍,读出韵味;③再读,要求读出诗句的情感、美感。(个人读、分组读或齐读) 2、译一译: 对照注释,解词析句,扫清障碍,理解诗歌内容。 3、说一说: 这四首诗中哪些诗句写得好?你能说一说自己喜欢理由吗? ? ? ? ? ? ? ? ? ? 4、品一品: (1)《归田园居》一文描写了什么场景?你能说说陶诗中的“愿”指的是什么? ? ? ? (2)《游山西村》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吗?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 ? (3)《归田园居》《游山西村》这两首诗从内容、写法等方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 ? ? (4)《红楼梦》中香菱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你赞同香菱的说法吗? ? ? (5)想象一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画面,说出自己的理解。 ? ? 5、质疑问难:阅读课文过程中,你还什么疑难问题要与同学共同探讨,请把它写下来。 ? ? ? 6、想一想:鄙弃官场生活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 ? ? ? 7、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 ? ? ? 答案 学习研讨:4、(1)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脚下,种下了豆子,但因体力不支,农艺不精,所以草儿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 表面上写劳作之乐,实际上“愿”有它的特殊的内涵——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愿”指:意愿。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2)全诗围绕一个“游”字展开。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山路上,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终于来到山西村。在山西村,正值社日临近,农民们衣着简朴,吹箫击鼓,结队往来,热闹非凡。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乘月色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来敲门拜访。表现了诗人陶醉、留恋之情。作者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中,留恋村民的好客、热情、淳朴,对此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3)相同:都写的是乡村生活; 不同:作者的身份不同:陶以农民身份;陆以客人身份。陶写了自己一个人;陆写了欢聚的许多农人。陶诗用语朴素,不加修饰;陆诗语言生动,感情丰富。陶心情闲适,遁世;陆心情喜悦,留恋。陶用的是五古;陆用的是七律。 (4)她虽然不能够清楚地说出这两个字到底好在哪里,但是凭直觉感到它们描写孤烟与落日非常形象,不可替代。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 (5)用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5、A、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鱼不须归。张志和的《渔歌子》 B、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的《江雪》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