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南亚果实蝇发生为害演替与综合防治策略.docVIP

云阳南亚果实蝇发生为害演替与综合防治策略.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阳南亚果实蝇发生为害演替与综合防治策略

云阳南亚果实蝇发生为害演替与综合防治策略 重庆市云阳县植保植检站 冉峰 袁文斌 张亚东 谭监润(404500) 摘要:南亚果实蝇是蔬菜类的瓜果及果树生产上的重要害虫。文章概述了云阳实蝇优势种群南亚果实蝇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发生为害演替过程,提出了综合防控策略及方法。 关键词:南亚果实蝇 发生为害 综防措施 引言:云阳处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及立体气候明显,有利于南亚果实蝇繁殖危害;1998年首次发现为害柚类,2006年普查遍及全县3649平方公里4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害逐年加剧;在重庆市非疫区建设项目的支撑下,2008-2010年每年投入固定监测点100余个,进一步查清了分布与为害。 1形态特征:南亚果实蝇学名Bactrocera (Zeugodacus) tau (Walker),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phtitidae,寡鬃实蝇亚科Dacinae,俗称瓜蛆,国内外均有分布。 1.1成虫体、翅长5.7-10.5mm。雌体长8.5-9.0mm,翅展15-18 mm,雄体长7-8mm ,翅展14-16.1 mm,头部黄色或黄褐色。 1.2中颜板具1对黑色斑点,中胸盾片黄褐色或淡棕黄色,缝后具3个黄色宽纵条,侧条终止于内后翅上鬃之后;黑色的斑纹包括:介于缝后黄色中、侧条之间的大片区域、肩呷后至横缝间的两大斑、盾片中央自前缘至黄色中纵条前端的一狭纵纹。小盾片黄色,基部有一黑色狭横带。肩肿、背侧呷、缝前1对小斑均为黄色。头、胸部鬃序正常,其中上侧额鬃1对,下侧额鬃3对,小盾鬃2对。翅斑褐色,前缘带于翅端扩延成一椭圆形斑:臀条宽阔,伸达后缘,A+CuA2脉段周围密被微刺。足黄色,中、后胫节为红褐色或褐色。 1.3腹部黄色或黄褐色,第2、3背板的前部各有一黑色横带;第4、5背板的前侧部一般亦有黑色短带;腹背中央的一黑色纵条自第3背板的前缘直达第5背板的后缘,雄虫第3背板具栉毛,第5腹板的后缘中间略向内凹;雌虫产卵管基节的长度接近第4-5板的长度之和,针突长约2.1mm,末端尖锐,具亚端刚毛长、短各2对。卵乳白色,长0.9-1.6 mm,宽0.2-0.3 mm,一头尖,一头钝。幼虫1、2龄乳白色(与食物关系密切),老熟幼虫淡黄色,有弹跳功能,长10-13 mm前端尖,后端圆。蛹椭圆形,初为淡黄,后黄褐色,长5.5-5.8 mm,宽2.5-2.7 mm(见图)﹝1﹞。 2发生为害演替:南亚果实蝇世代重叠明显,5-10月可查到各虫态同时存在。以成虫产卵于幼嫩的瓜果中孵化为幼虫蛀食瓜果,为害损失一般在10-70%。海拔175-1809m梯度分布有南亚果实蝇,随海拔上升,发生代数减至2代。南亚果实蝇对寄主的选择性适应性极强﹝2﹞, 1998年在耀灵首次发现为害柚类,随后4-5年间扩展至全县并转移至蔬菜类的瓜果上为害,凡有瓜果种植的地方均有分布为害;经普查主要为害蔬菜的丝爪、南瓜、苦瓜、冬瓜、瓠子瓜、黄瓜(未发现为害柑桔、西瓜、茄、番茄、辣椒等),近年也未发现为害柚类了,对上述瓜类品种的危害程度依次降低。随南亚果实蝇的不断加重危害,瓜类种植面积由1998年的5万余亩降至2010年的不足5000亩,由过去户户种瓜逐年递减到现在大部分农户不种瓜的局面。近年丝瓜、南瓜受害种植面积减少,主害转向苦瓜,主害寄主随作物种植制度的改变发生变化。2008-2010年监测实蝇种群结果表明,南亚果实蝇是最大优势种群(见表),从南亚果实蝇4、5、6、7、8、9、10各月诱集数量消涨比例0.16 %、0.26%、2.99%、11.04%、 24.52%、36.93 %、24.1%看出,8-9-10月成虫数量达最高峰危害最重﹝3~4﹞。 基金项目:重庆市非疫区建设项目的部分成果 3生活习性:云阳海拔200-500m年发生4代,以蛹在土中或成虫于卷曲枯叶中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蛹开始羽化为成虫,在气温低时不活动;6月中旬至10月下旬为成虫盛发期,7、8、9三月各有一个高峰期,11月后气温低成虫开始越冬,躲藏在避风避雨、湿度小的蕉藕、芭蕉、油桐等阔叶植物的卷曲枯叶中群居越冬,群居最大的一片枯叶中可达100头以上,在临近受害作物的人居室内也可查到群居越冬的南亚果实蝇;成虫有很强的迁飞能力,对糖酒醋液有一定趋性,对水解蛋白及果瑞特、引诱酮的趋性更强;有强烈的趋绿性,趋黄性次之,对红色有趋避性﹝5﹞。羽化成虫或越冬成虫活动后8-14天开始交尾,每头成虫可交尾多次,交尾时间集中在黄昏后20-21时或更晚。产卵前期10-16天,产卵时间大多在下午4-5时,产卵部位以寄主瓜果的新伤口或裂缝处或幼嫩瓜果中部居多,每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