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妍笔札 以邀睿赏—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四家书法艺术.docxVIP

争妍笔札 以邀睿赏—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四家书法艺术.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争妍笔札 以邀睿赏—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四家书法艺术.docx

争妍笔札 以邀睿赏—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四家书法艺术 清朝随着科举制度的恢复,书法在考核中成为重要标准之一,许多文人纷纷仿效董、赵字体。乾隆年间,随着弘历帝对赵孟頫书法的喜爱,朝野士人中帖学书风由尚董转为崇赵,圆腴丰润的赵体取代了纤弱疏秀的董字。康、雍、乾时期,遂形成了“馆阁体”书法,追求“乌、方、光”分行布白,纵横合乎阡陌之经,引笔著墨,浓淡灿乎珠玉之彩。缩率更、鲁公于分厘之间,运龙跳、虎卧于格式之内。精能工巧,遏越前载。大小一律,千人一面严重地遏制了书法个性风格的艺术创新。 乾嘉时期,随着文字狱兴起,思想、文化、学术领域受到了钳制,出现“万马齐喑”的情景,碑学便悄然崛起。许多文人学者转向整理、考证古代典籍文物的学术事业以逃避政治和现实,致使金石、文字、音韵等学科人才辈出,在推动整个学术风气改变的同时,对书法界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影响。在金石文字学的带动下,对古代碑帖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水平不断加深,范围逐渐扩大,到阮元作《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已经明确提出贬斥刻帖、尊崇北碑的观点,标志着碑学理论的确立并形成了清代碑派书法的一个高潮,也使帖学和碑学各自影响力的转换成为这一时期书法发展的最突出的特征。大量碑版等书法的发现和金石学的兴起,以其为取法的新的风格也逐渐出现,这种发展变化与当时帖学书法是互相影响互相融合的。乾隆时期,崇尚帖学的名家,北方有翁方纲、刘墉、成亲王永瑆、铁保四大家,南方有与翁、刘并称的粱同书和王文治。 此遴选沈阳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部分翁、刘、成、铁四家的书法作品与读者共赏。 一、师法唐碑、终身欧虞、以学识滋养成为当时书坛盟主的翁方纲 翁方纲(1733 ~ 1818 年),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又号苏斋,顺天大兴(今属北京)人。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精金石考证,善鉴定碑帖。《湖海诗传》记载:书法“初学颜平原,继学欧阳率更,隶法《史晨》、《韩仁铭》诸碑”。他开始学颜真卿,而后一生师法欧虞,但笔法、意趣并未领悟和传达出来,质厚有余而超逸之妙不足,显得板实。他的用笔,完全致力于大欧的《化度寺碑》;他的布白, 完全取法于虞世南的《孔祭酒碑》。说得远些, 他是从《洛神赋》出来的——钟王小楷,都作扁形,只有《洛神赋》有些长形,《孔祭酒碑》纯是长形的了。因此,他学书虽深,却缺乏创造性。与刘庸、成亲王永瑆、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家书”。翁方纲的时代,谈金石的已很多了, 他对于金石学有长时间的研究,识见也广, 对于各种碑帖的长跋或长古( 他这种古诗也自成一派),十分仔细。他有了这种识见的底蕴,就不愿意株守晋唐。他也兼写秦篆汉隶,毕竟学力多, 天才少,没有什么成绩。当时,他在北京做“书坛盟主”好多年,论其学问,确也有这个资格。著有《两汉金石记》、《粤东金石略》、《汉石经残字考》等。 1.清 翁方纲临《化度寺碑》并跋(图1.1) 册页六开,纸本,楷书。纵22.2、横12.8 厘米。末开释文:“ 贞观五年十一月十六日。右化度寺碑拓真本,所存将五百字。??与此真本对照,颇悟古人用笔之妙,因临写之。”署款:“己未九月四日,翁方纲识。”钤印:款下钤“臣翁方纲”白文方印。 《化度寺碑》即《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唐贞观五年( 公元613 年) 书刻。碑文李百药撰,欧阳询书。用笔瘦劲刚猛,结体内敛修长,法度森严。原石久佚,流传多为翻刻本。据说碑石原在陕西长安终南山佛寺,北宋庆历初,范雍看见此碑叹为至宝。寺中僧人以为石中有宝,破石求之不得,于是弃置寺后。后范雍又来,见到碑已断为三石,易归置之赐书阁。后来靖康兵乱,将石藏在井中,兵后取出椎搨数十本,从此碑石碎亡。此碑在宋时就有许多翻刻本,真赝难辨。《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为欧阳询精意之作,欧书往往以险劲见长,但此碑则温柔敦厚,全无欧书险峭挺拔之笔,通体稳健雅致,这是被过去书家喜爱原因之一。 沈阳故宫藏此碑册为翁氏书于清嘉庆四年(1799 年),第一开叙述了他对《化度寺碑》的流传及损毁的基本情况,并说明自己获得“原石榻本”研习的经过。第二、三开为翁方纲节临碑文,所书连贯柔和,循规蹈矩,不急不躁;运笔沉酣,筋劲骨健,妙得神韵。后几开为黄元章、徐珪跋文。现代学者认为原石榻本有二:一是现分藏巴黎博物馆和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的敦煌石窟藏经洞发现的拓本(图1.2)、二是现藏上海图书馆四欧堂藏本。此碑许多翻刻本,大都依据损泐本翻刻,笔划模糊不清,毫无笔锋可寻,甚至故作浑沦圆润,以为此碑特点,翁方纲亦持此观点,自己书法极力仿效,所以近人刘咸圻在《弄翰余渖》中记载:“翁覃溪( 翁方纲) 专宗《化度》, 以浑厚论欧。最近敦煌石室旧搨《化度》出,其体仍自方棱,翁氏平生论书之主旨,几于全覆。”北京故宫名帖善本藏有清刻《石耕山房法帖》里翻刻唐碑六种,其中有欧阳询《化度寺碑刻》(图1.3),可以

文档评论(0)

czy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