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曹操献刀》学案(教师)
《曹操献刀》学案
【学目?
??? 1、了解《三国演义》在古代小说的地位及意义。?
??? 2、学会多角度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
??? 3、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 1、阅读“课前提示”
《三国演义》所叙故事起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终于公元280年晋武帝灭吴,描写了汉末三国时期近百年间各个社会集团三间政治、军事、外交斗争的生动画面,表现了极其丰富复杂的思想内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书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爆发了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许多地方割据势力,壮大了自己的力量,经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究竟由哪一方来统一天下,让老百姓过上太平日子,成为表现全书思想内容的关键。
2、作者简介
罗贯中,名本,别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生卒年不详。太原清源人(今太原市清徐县),其祖籍四川成都府,先祖罗仲祥后唐时仕青州(即今清徐)。后因原籍水灾且路远途遥。落籍太原清源,迁居城西白马山(今白石沟)寺沟村。其父罗锦生有六子,贯中行居第二。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作为与“倡优”、“妓艺”为伍的戏曲平话作家,当时被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为他写经作传。惟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无名氏编著的一本小册子《录鬼簿续编》,上写:“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但从罗贯中的传世之作《三国演义》中,体现出罗贯中的博大精深之才,经天纬地之气。他精通军事学、心理学、智谋学、公关学、人才学……如果没有超人的智慧,丰富的实践,执著的追求,何以能成为这般全才?他主张国家统一,热爱中华民族,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痛恨奸诈邪恶。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我们看到了罗贯中依恋故土、缅怀英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他动情地写道:
? 两岸西风起白杨,沁州存孝实堪伤。?
晋中花草埋幽径,唐国山河绕夕阳。?
鸦谷灭巢皆寂寞,并州尘路总荒凉。?
诗成不尽伤情处,一度行吟一断肠
罗贯中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又运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这部影响深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3补充介绍:历史演义小说的源头。?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三国演义》描写了上百次战争有虚有实、有详有略,堪称“军事文学”之王。?
4《三国演义》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描写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间的历史故事,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它集中地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种种斗争,斗争的方式有公开的,有隐蔽的。通过这些斗争,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朽;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人民在动乱时代的灾难和痛苦,也表现了他们对统治集团的爱憎和向背,以及他们反对战争分袭,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
5《三国演义》的主题 对于《三国演义》的主题,专家学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五种观点:
(1)正统说,即所谓的尊刘抑曹。
(2)“拥刘反曹”反映人民的愿望。
(3)“忠义”说。
(4)反映三国兴亡说。
(5)讴歌封建贤才说。 解读文本?㈠ 梳理情节
⒈概括故事梗概(理清结构):①曹操借刀? ②曹操献刀
③路遇陈宫? ④错杀伯奢?
⒉依照回目的形式概括每部分内容(教师出示一例)学生仿写交流?
示例:王允旧臣哭社稷? 曹操奇谋借宝刀?
孟德献刀遇弑贼? 李儒献计操脱身?
识谎言陈宫擒曹? 仰曹志二人携手?
访伯奢孟德心疑? 杀无辜陈宫识操?文本中人物形象分析
(方法提示:①必须抓住文中的细节等描写,不可脱离文本泛泛而谈。②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正面描写以及对比,陈宫之言等侧面描写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
⒈品味语段,分析本文中曹操人物形象
(学生按情节分成四小组,分析内容,总结人物形象和描写方法,记录发言)
⑴借刀:
问:“曹操借刀”这一情节中有哪些地方打动了你?它能反映出曹操的什么性格特点?
A众官皆哭,座中一人抚掌大笑曰:“……还能哭死董卓否?”
心明,果断? (语言描写,反衬手法)
“……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语言描写
B “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辞别众官而去。
有志,有勇,有谋(语言动作描写)
说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