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专学生考试舞弊心理分析及调整对策
中专学生考试舞弊的心理分析及调整对策
摘 要:本文列举了当前中专生考试舞弊的现状及部分特点,并从心理卫生角度分析其中既有社会和家庭的反面导向因素,也有学校政策因素,但主要是个人心理和动机不纯,引发学生考试作弊的侥幸、虚荣、逆反、赌博等不良心理;提出防治考试作弊。要在采取加强思想教育、加强考试管理、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等措施的同时,还要注重调整中专生认知,对不良心理进行必要矫正。
关键词:中专生 考试舞弊 心理原因 防治对策
学生舞弊(Cheating)作为一种特定和普遍的现象在中专校园里屡见不鲜,这种现象的存在和蔓延,污染了校风、学风,毒害了青少年心灵,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拟从心理卫生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探寻预防和减少中专生考试舞弊的良策。
1.当前中专生考试舞弊的特点
近年来,考试舞弊现象愈演愈烈,作弊手段花样层出不穷。笔者曾对恩施州卫生学校300名学生作过一次抽样调查,其中对“你是否有过作弊经历?”这个问题时,60%以上的调查对象承认“有过”,35%的被调查者甚至坦言自己在考试中经常作弊;在回答作弊时的原因时,有65.8%的人选择“为了及格”,15.2%的人选择“题目不会时心慌”,27.0%的人选择“考差了没面子”;而对“你是否认为考试作弊不光彩、不道德”时,竟有42.5%的学生回答“否”。通过进一步的调查,笔者发现,学生考场上常见的作弊手段和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孤军奋战。一是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从周围同学的试卷上获取考试信息;二是在身上备满武器。把各种纸条分门别类地放在口袋里,更有甚者,怀揣整本课本或相关资料,在教师监考不严格的情况下,放心大胆地抄;三是在手上或桌子上写下一些常用而又易混淆的知识要点、难点;四是借口上厕所,趁机看事先安排好的资料;五是在交考卷的短短时间内混水摸鱼,捞几道选择、填空题。
1.2携手共战。座位相邻或相近的几个学生,在考试前便缔结同盟,事先预定好作弊手段,点头yes、摇头no;判断题轻而易举搞定;“A、B、C、D”也通过四种不同的手势解决???;遇上了填空问答题,就“飞鸽传书”――传纸条,更有胆大伙伴,干脆交换整张考卷;还有的合作伙伴中,成绩好的一方有“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发放考卷时,便拿了两份卷子,一并做好,一并上交,有的差生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让人代考。
1.3高科技、智能化。最常用的是利用手机等先进通讯设备作弊。成绩好的同学提前十几分钟交卷,然后发短消息传给考场内的“难友”,也有利用掌上电脑、文曲星等输入有关考试资料,考试时借口看时间,趁机偷看。
2.中专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分析
考场舞弊屡禁不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教育体制、管理体制不完善等等。但这些都只是外因,而投机、功利等不良心理则是内在和深层的因素,学生在思想上不能正确对待学习、方法上不能正确把握、心理上的不成熟导致内心道德观念的弱化。具体而言,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动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轻视心理。一些学生学习目的并未放在掌握真才实学上,尤其对那些自认为不重要或“学过以后没有什么大用或学了就忘”的课程更加轻视,平时上课完全是混日子;也有的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身体健康欠佳等原因,学习起来很吃力,学习上是平时不烧香,到了考试的时候,又害怕成绩不及格会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责备、同学们的白眼及影响今后的就业等,便临时抱佛脚,以作弊的方式达到及格的目的,即所谓的“分不在高,及格就行”[1]。在这种心态下,考试作弊不再是耻辱,而是一种策略、一条捷径。
2.2虚荣心理。尽管有些学生成绩不差,他们考试作弊不是为了过关,而是为了得到更高的分数以便保持荣誉和评奖评优,认为只有作弊才能保持自己的优势,满足高人一等的虚荣心理;还有的学生为了在同学面前显示自己的“勇敢”,从而以考试作弊来让同学佩服,表现为“你们都不敢抄,看我怎么样!”
2.3不平心理。一些学生开始并不认为考试作弊是应该的,但发现周围作弊的同学成绩比自己好,就产生了一种不平心理。据笔者调查,赞同“人家作弊,自己不作弊吃了亏”这一观点的竟然高达76.5%。
2.4义气心理。许多学生认为读中专都是为了混毕业,大家都过关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妨碍,在一种顾及友情和照顾同学面子的心理驱使下,主动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协同作弊,赢得个“皆大欢喜”。
2.5逆反心理。有些同学对学习和考试非常厌倦,或是对老师非常反感。学校明文规定考试不得作弊,一部分学生就偏要作弊,并以此为荣,主要表现为“你不让我抄,我偏要抄,看你能把我怎样?”
2.6怀疑心理。有些同学对自己信心不足,想通过核对答案或翻看书籍等作弊手段来验证自己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