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级阶段语用文化教学.docVIP

谈谈初级阶段语用文化教学.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谈初级阶段的语用文化教学   摘要: 语用文化是语言用于交际中的文化规则和文化规约,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所决定的,而能否熟练得体地进行交际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一门语言的重要尺度。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我们应该有选择地介绍语用文化,遵循一定的原则并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帮助学生迅速地适应中国社会。   关键词: 语用文化 初级阶段 原则 方法      一、引题      最近在与留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很喜欢用“哪里,哪里”,以下选取了两个例子:   A:你今天真漂亮。B:哪里,哪里。   A:你普通话挺好的。B:哪里,哪里。   “哪里,哪里”是表示谦虚的礼貌用语,这是已经过时的表示谦虚的礼貌用语,并不符合现在的交际观念和习惯,现在的中国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在面对别人的夸奖时最经常说的是“谢谢”而不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常用的“哪里,那里”。所以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礼貌用语和流行用语,这在社会语言学中也有很好的体现,比如旧词的消亡和新词的兴起等。因此我们应当向留学生介绍当代的中国文化,使他们能即学即用,这就需要我们合理恰当地向留学生介绍语用文化,使学生能正确得体地使用,以帮助他们尽快融入中国社会。      二、语用文化的重要性      语用文化是指语言应用于交际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规约,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所决定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而语用文化又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民族传统特点的一种文化,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向留学生揭示、传授语用知识很有必要。具体原因如下:   首先,语用文化是习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正确得体的交际活动的基础。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着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能否熟练得体地进行交际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一门语言的重要尺度。与知识文化相比,交际文化是直接影响信息准确传递(即引起偏差或误解)的文化因素,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更注重向留学生揭示交际文化。此外,只有熟悉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习俗特点即语用文化,才能真正融入到一个社会和文化中来。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语用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其次,也有人不主张向留学生介绍相关的语用知识,担心他们理解困难。但是文化介绍是汉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语言形式都能负载一定的文化内涵,语言形式只有赋予它一定的文化内涵才有意义。因此即使在初级阶段我们也应该介绍一些相关的语用知识。当然,文化介绍应该与语言教学的实际相适应。只要我们精心选择好语言项目和文化项目,二者就可以兼顾。比如在初级阶段讲授一些基本的招呼礼貌用语,这样,见面时学生就知道使用“你好”等。当然,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还要向他们介绍更多的背景文化知识,比如:招呼用语不只“你好”一个,而且“你好”也并不适于所有的场合等。      三、初级阶段的语用文化      那么,哪些语用文化是我们应当注意的呢?哪些是不必在初级阶段讲授的呢?下面是我认为初级阶段有必要涉及的语用文化内容:   (一)日常寒暄用语   除了最常见的问候语“你好”以外,中国人的日常寒暄用语是丰富多彩的,比较熟悉的人之间经常使用“吃饭了吗?”“买菜去啊?”“好久不见了,最近忙什么呢?”等进行寒暄,这些与个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并不表示问话人真的想知道对方吃了没有、是不是要去买菜,而只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这也体现了中国人对生活的一种关注。因而在初级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根据他们的语言水平,以及教材特点、课型特点等有选择性地组织教学。比如,在Ciee项目中,有部分学生选择住在中国家庭,有中国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在这样的家庭里,日常的寒暄用语就不可能是“你好”,根据情况的不同,可能是“回来啦!”“功课做完了吗?”“几点下课的啊?”“晚上干嘛呢?”等。   (二)称谓语   按照家族组织与社会交际分为两类。   1.家族组织。祖父母、外祖父母、伯父伯母、叔父婶母、父亲、母亲、姑父姑母、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堂兄弟姐妹、哥哥嫂子、姐姐姐夫、自己、弟弟弟媳、妹妹妹夫、表兄弟姐妹、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等。汉语的家庭称谓体系非常复杂,要求学生一次性接受不仅是不切实际的,而且是不可取的,因此,在初级阶段要做的只能是逐次分批、渐进式的教学,即先通过会话适应让学生有初步的感性认识,随后再根据情况适时解释原因。此外,由于词汇语法所限,开始时的解释不可能是深入完整的,而应当“反复提出、逐渐加深”,最后形成完整的系统。同样以Ciee初级阶段的学生为例,住在中国家庭的学生对于此类称谓语比一般的学生要熟悉,课堂讲解时,先由对话引入,之后,让这些学生把他们自身的体验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