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寿珍辛亥志士女儿.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寿珍辛亥志士女儿

黄寿珍辛亥志士的女儿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有一位96岁高龄的名誉理事,她叫黄寿珍,是参加过广州起义的辛亥志士黄烈的女儿,也是孙中山先生亲属中辈分最高、年龄最长的人。   黄寿珍是孙中山之子――孙科内弟陈志昆的夫人。她出生在美国夏威夷,长在美国夏威夷,却一生牵挂着中国,眷恋着中华故土。她和丈夫既是孙中山、宋庆龄的亲属,又是宋庆龄的挚友。今年,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出版了由陈燕(黄寿珍的女儿、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选编的《宋庆龄致陈志昆夫妇、陈燕书信选编》一书,书中展示了宋庆龄与黄寿珍一家人的友好情谊,以及他们作为海外游子为新中国的建设和改革开放作出的巨大贡献。   黄寿珍和丈夫陈志昆的祖籍都是广东中山,与孙中山先生是同乡。黄寿珍的父亲本来名叫黄官烈,他很早就在檀香山接受了孙中山的进步思想,加入了同盟会,成了孙中山的革命同伴。一次,他听孙中山在演讲中说,“不要做官,而要为民”。后来,他就把名字中的“官”字去掉,改名为黄烈。黄寿珍说,“我父亲是带枪回中国参加孙中山、黄兴发动的‘广州起义’的。起义失败后,我父亲死里逃生,辗转又回到了夏威夷。但我父亲深受孙中山先生的影响,对中国感情很深,他不赞成中国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鼓励我读书,念大学,将来为祖国服务”。黄烈的这个思想一直激励着黄寿珍多学知识,报效祖国。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黄寿珍学到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次年10月25日,黄寿珍与陈志昆结为伉俪。婚后第8天,他们启程回中国。由于陈志昆1939年去过延安,而且在延安滞留长达9个多月,已经被美国中央情报局列入了黑名单,想离开美国是非常困难的。为了能够离开美国,他们的婚礼是秘密举行的,只有黄寿珍的母亲等6人参加,连她的姐姐都不知道。完成了终身大事后,便匆匆启程奔向祖国的怀抱。在他们乘坐的船上有50多位中国留学生,一路上,他们跟着学生们学唱了许多进步歌曲。然而,当船抵达香港过境时,黄寿珍看到的画面是港英当局的警察用刺刀对着中国学生,这让她内心感到了极大的屈辱。“说实话,我们回国心里并没有底??新中国会不会接受我们?离开美国时,为避人耳目,我们也没有带什么行李,只带了几件随身穿的衣服。结果,我们一到广州,就受到了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友好接待,在香港过境时那种‘阶下囚’的感觉变成了座上宾,让我们感到了祖国的温暖,新中国的伟大,我们的心踏实了!”黄寿珍后来回忆说。   抵达北京后,陈志昆、黄寿珍夫妇受到了领导人的接见,安排了一系列的参观和学习活动。很快,黄寿珍被安排到国际新闻局特稿组,做改稿工作。一年后,她作了一名记者。在黄寿珍的记者生涯中,最令她难忘的是她亲身参与报道的关于政府如何改造妓女,为她们治病,培训她们,安排她们工作的故事。后来,这些在旧社会最没有地位的妇女有的当了纺织工人,有的做了手工业者,不少人还结婚成家,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黄寿珍说,“这是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做不到的事,新中国做到了!”   关于血吸虫病防治的报道也给黄寿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当时中美两国没有外交关系,加之美国对新中国真实情况的恶意封锁,黄寿珍与家人的通信都要经过香港,再套上一个新信封转寄,才能到达美国。黄寿珍回忆道:“为了安全,我当时写稿子,甚至家书都是用笔名。即使是这样,在美国实行政治清查的‘麦卡锡主义’时期,还有美国情报人员到我姐姐工作的学校盘问我姐姐。”在号称民主自由的美国,甚至直到上世纪70年代,他们重新定居美国,还有人找他们的亲友打探消息。   黄寿珍刚到北京时,组织上问他们对住房有什么要求,她说一室一厅就够了。她不知道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一般都是一家人住一间房,根本没有厅,她为自己给组织提出那样的要求感到惭愧。陈志昆、黄寿珍的两个孩子陈平(男)和陈燕(女)都出生在北京,保姆是一位小脚老奶奶,对孩子非常好。在物质生活上,他们和普通群众一样,没有特殊照顾。这对习惯于美国物质生活的他们来说,还是相当困难的。在美国,牛奶已是餐桌上必备的饮品,可在中国,鲜奶还很少,奶粉也还不能敞开供应,一般人是喝不上的,只有小孩、老人和病人才能喝到。北京的冬天很冷,室内也没有暖气,这对于来自夏威夷的他们来说是又一个必须面对的挑战。新中国成立后,虽然物质条件还很差,但那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好,黄寿珍回忆说,“我们的孩子出生后,同事们非常关心,给我们送来了婴儿车、婴儿床和婴儿衣服。我儿子生病时,每月仅有70元收入的科长,竟拿出50元送给我。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值得骄傲的传统美德。为此,我们在中国的11年里结交了很多真挚的朋友。直到今天,我们还经常会打越洋电话聊天叙旧。”   黄寿珍回忆起他们在北京的11年时说:“我们亲身经历了新中国的变化。刚来北京时,北京的马路都是坑坑洼洼的,北海的水是臭的,胡同口堆满了垃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