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变革视阈中农户金融合作行为研究.docVIP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变革视阈中农户金融合作行为研究.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变革视阈中农户金融合作行为研究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变革视阈中农户金融合作行为研究   摘要:在新一轮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中,存在农户“被合作化”现象。农户的金融合作行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产权制度?这是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文章从农户金融合作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出发,定性评估农户入股农村信用社的意愿程度,从而解决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模式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为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提供理论和决策支持。   关键词:农户金融合作行为;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变迁      一、引言   我国现有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是20世纪初50年代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在国家大力扶持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的过程。1951-1956年在合作化运动中,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实现了“一乡一社”,农村信用社得到大发展;1957-1979年,随着人民公社制度的确立和不断调整,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和功能完全异化,由“民办”转化为“官办”;1980-2002年启动了以恢复“三性”与合作制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社改革,但改革绩效不尽人意,“三性”与合作制最终流于形式。2003年拉开了新一轮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序,2010年3月末,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有:一是资产质量明显改善。按贷款四级分类口径统计,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分别为3614亿元和7.7%,不良贷款比例比2009年年末下降0.43个百分点。二是资金实力显著增强。全国农村信用社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7.6万亿元和5.2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为12%,比2009年年末提高0.39个百分点。三是支农服务力度明显加大。涉农贷款余额为3.4万亿元,比2009年年末增加0.3万亿元。农户贷款余额为1.8万亿元,比2009年末增加1626亿元。四是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一定进展。全国共组建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农村信用社2023家,农村商业银行46家,农村合作银行205家(数据来源:《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0年5月10日18∶29∶12中财网)。   一直对农信社改革有深入研究的花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2008)指出:“信用社改革到目前为止,完成的基本还是财务重组,但公司治理改革则没有抓到要害??要么是内部人控制,要么是省联社控制,管理层甚至不知道该对谁负责。尤其是省联社,不是农信社的股东,却可以对贷款规模进行审批,甚至进行人事安排,但又不对经营业绩负责,实则是个怪胎。”我国农信社在名义上是合作制,而实质上是一种“伪合作制”,是产权极不清晰的由政府承担责任的准国有制,农信社已不具备合作制的基本性质(周忠明,2008)。在新一轮改革中,为了尽快达到专项票据兑付条件,有些地方政府采取利用行政手段强制入股的政策,严重违背合作金融原则,导致农户“用脚投票”,结果农村信用社“内部人控制”痼疾难以消除,法人治理结构仍然不完善。可以看出,目前农村信用社产权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产权制度的缺陷是制约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因此,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应是产权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二、农户金融合作行为的定量描述   本文数据是通过田野调查方式获得的,调查范围涉及河南省郑州、洛阳、焦作、新乡、济源、濮阳、南阳、商丘、三门峡下等省辖市。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463份,其中有效问卷438份。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农户是否取得过贷款对农户的金融合作行为有重要影响。在被调查的获得过贷款的136个农户中,有49户入股了当地信用社,入股比例占36.0%;而被调查的未获得贷款的291个农户中,仅有20户入股了当地的信用社,入股比例仅为6.9%,远远低于获得过贷款农户的入股比例。   第二,农户的家庭年收入水平对农户获得贷款正向影响显著,即家庭年收入越高,获得贷款的可能性越大。在剔除不需要贷款的农户的数据情况下,各收入水平所对应的获得贷款的比例,如表1所示。   第三,抵押品并不是农户能否获得贷款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所调查的农户中,有贷款意愿而没有取得贷款的农户仅有13.6%的农户因为无法提供抵押品而没有获得信用社贷款;贷款手续复杂和没有人情关系导致没有获得贷款的比例则分别达到了22.1%和36.8%。   第四,农户是否获得过贷款对农户的信用社认同感有一定的影响。从收回样本统计数据来看,获得贷款的农户对信用社的认同较高,达到了80.6%,没有取得过贷款的农户对信用社的认同度低,只有38.2%。   第五,农户入股目的比较明确。通过对入股农户的信息分析,60.2%的农户入股目的明确,为了获得贷款或利息所占比例分别达到45.1%与36.3%;跟随入股或不清楚目的所占比例为32.50%;有6.5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