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学期语文复习 外婆的手纹.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二下学期语文复习 外婆的手纹

外婆的手纹 这是一篇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回忆性散文。文章以外婆的针线活好为线索,通过对外婆手纹的怀念,表现了外婆对自然,对待人,对待生活的仁爱、宽容的生活态度,从而让我们感受外婆的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外婆的无限怀念以及想要延续、传承这种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的真挚感情。 这是一篇优美的回忆性散文。文章以优美的语言回忆了外婆的针线活手艺,表现了外婆在艰难的生活中坚韧、刚强而且依然坚持不懈追求真善美的品质。(教参) Q1:作者把外婆的针线活称为什么?在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词语。 A1:第七节“艺术品” Q2:现在,大多数人不再接触针线活了,“我”是如何看待外婆的艺术品的? A2:非常珍惜、怀念:①保存着外婆的手纹。②叫妻子临摹仿做。③自己动手,亲自仿做。 Q3:品味第4段,“外婆认为一匹布要成为一件好衣裳,如同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好人,都要下点功夫。无论做衣或做人,心里都要有一个样式才能做好。” A3:这是外婆的一种人生信念,她觉得要做一个好人的话,就象做衣一样,要用真心来做衣。认真做衣,认真做人,是准则。准则:做衣如做人。 Q4:品味第6段,“先洗手,穿得整整齐齐,身子坐端正。坐在光线敞亮的地方,态度:细致、庄重、朴素、虔诚”。 A4:外婆做衣服的习惯,体现了她的态度:细致、庄重、朴素、虔诚。 Q5:品味第10段,“你外婆的手艺是从天上学来的”。 A5:外婆很善于把生活中的一切缝在、表达在她的衣服上。善于捕捉美的细节。在缝制过程中,这样一种灵感的汲取。从生活中发现自然的美,再在她的绣品中创造一种绣品的美、艺术的美。正因为外婆有着独特的审美、准则、态度和灵感,才从自然中发现一种自然的美,从而创造出艺术美。 Q6:人们说外婆“手艺好”的原因是什么? A6:因为她做的衣服不仅合身,而且好看。 Q7:如何理解“布的心情”? A7:“布的心情”是指:“激动充满着期待,或许还有几分胆怯和恐惧,也许是很伤心”。说布“伤心”是因为“布要是变得不伦不类,甚至很丑陋,那布的名誉和尊严就毁了”。这里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外婆把布看作有生命的事物,她在对布进行一种全新的创造。这表现了外婆做衣服时的虔诚、庄重之情。 Q8:“我”童年穿补丁衣服不感到委屈的原因是什么? A8:①人们都过着打补丁的日子。②外婆能将补丁做成好看的艺术品。 Q9:“我”为什么要保存、复制外婆的针钱活? A9:第5段,外婆把布看作人,她用自己的心情去体会布的心情。外婆已经去世了,但她的布还是存在的,它记录着外婆的心情,所以作者要保存文物,就是要体会外婆做衣时对他的关心和爱护。“我”不仅亲自仿做,还“静下来,沉入外婆可能有的那种心境”。 Q10:外婆除了把对儿孙的关心和爱护寄托在布当中外,还有寄托了什么? A10:第5段,外婆是将布当作朋友来看待,将自己的生活态度、对人生的追求寄托在布上。文中讲外婆当时“孤寂”和“悲苦”。大概那时没人与她交流,她只有向布倾诉。布上印刻着她那段时期的人生轨迹,形成她的人生态度,即无论生活如何动荡,也保持一份宁静平和。这种宁静之美是一种人性美。外婆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再在她的绣品中创造美。 Q11:如何理解“贴紧我身体的,是外婆密密的手纹,是她密密的心情”? 外婆将对儿孙的感情、深爱绣入绣品,融化在绣品,儿孙们穿在身上,就能重温外婆的爱。感到和外婆心贴心,外婆永远呵护着儿孙。“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外婆的绣品中浸透着外婆的爱。 Q12:文中是如何暗示岁月艰苦的? 第7段,从人们的穿着上,“在我童年,……旧衣服、补丁衣服是我们的日常服装”。从“日常”看出当时人们的生活非常贫苦、拮据的,思想压抑,不能大胆追求美,外婆还是坚持她朴素的美学。 Q13:从11-13段看,作者如何描写外婆的针线活? ①鞋垫上绣着一汪泉水,泉边生着一丛水仙,泉水里游着两条鱼儿。 ②枕套上绣着月宫,桂花树下,蹲着一只兔子,它在月宫里,在云端,望着人间,望着我,到夜晚,它就守着我的梦境。 Q14:“我”不仅亲自仿做,还“静下来,沉入外婆可能有的那种心境”。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外婆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境? “或许是孤寂和悲苦,在孤寂和悲苦中,沉淀出一种仁慈、安详和宁静。”其实,这是外婆的一种生活态度。面对人生的磨难,外婆总能以她那与世无争、恬静、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作者不仅难忘外婆的手纹,更难忘的是外婆的那种生活态度。外婆用她那精巧的手艺,缝补着生活,裁剪着人生,书写着她的美丽人生。 Q15:阅读文章1——10自然段,思考作者回忆了关于外婆的哪些内容? A15:第二节,“外婆做的衣服不仅合身而且好看。” 审美:实用价值、艺术价值 ??? 第四节,“外婆认为一匹布要成为一件好衣裳,如同一个人要变成一个好人,都要下点功夫。无论做衣或做人,心里都要有一个样式才能做好。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