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颈静脉孔区颈静脉球瘤影像学诊
颈静脉孔区颈静脉球瘤影像学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6.001
颈静脉球瘤是发生在颅底颈静脉孔区及其附近的肿瘤,其多发生于颈静脉球外膜的球样小体,故亦被称为颈静脉体瘤。本病还被称为化学感受器瘤、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鼓室体瘤等。少数具有内分泌功能,特称为嗜铬性颈静脉球瘤或功能性副神经节瘤,这一类约占颈静脉球瘤的1%。可在10岁以上任何年龄组发病,女性多于男性,常以搏动性耳鸣、听力减退为首发症状[1]。
颈静脉孔区解剖基础[2]
骨性结构:颈静脉孔位于外耳道下方和颅后窝岩枕裂的后端,由枕骨的颈静脉切迹和颞骨的同名切迹围成。其周围结构包括:①前方与颈动脉管以颈动脉嵴相分隔;②后方与乙状窦沟之间以一弯月形骨嵴分界;③内侧与枕骨基板相邻;④外侧与面神经垂直段相邻;⑤上方与鼓室、后半规管、内耳道等结构相邻;⑥下方与舌下神经管相邻。耳蜗导水管(或称蜗小管)的开口呈喇叭状,位于颈静脉孔的前上方。前庭小管的外口(或称内淋巴囊裂)位于颈静脉孔的外上方,呈裂隙状。内耳道、颈静脉孔和舌下神经管自上至下依次排列。髁管位于颈静脉孔的后内侧。双侧颈静脉孔常不等大,以右侧颈静脉孔大于左侧更常见。颈静脉孔分为内口、球部和外口。从内侧观察,颈静脉孔内存在由颞骨和枕骨形成的伸向孔内的突起,分别称为颞突和枕突。二者相对不连接,将颈静脉孔分为前后两部分。
神经结构:舌咽神经由延髓橄榄后沟出脑,经舌咽道入颈静脉孔。在颈静脉孔内口,舌咽神经位于迷走、副神经的前上内方。进入颈静脉孔后,舌咽神经走行于蜗小管外侧的骨沟内,位于岩下窦的前方或外侧。在外口处,舌咽神经位于颈静脉球的前内侧,迷走、副神经的前方出颅。舌咽神经在颈静脉孔下方的岩小窝内形成岩神结节(舌咽神经下神经结),自此节发出鼓室神经(Jacobson神经)。鼓室神经穿经鼓室小管下口,经鼓室小管入鼓室内侧壁上升,在鼓室岬表面加入鼓室神经丛。
迷走神经自延髓橄榄后沟出脑,与舌咽神经最下根丝相距约2mm,和副神经共同穿迷走道进入颈静脉孔。在颈静脉孔内,迷走、副神经位于颈静脉球内侧,舌咽神经和岩下窦后方。迷走神经在颈静脉孔内有一小珠状膨大,称颈静脉神经节或迷走神经上节,并发出耳支和脑膜支。
副神经由延髓根和脊髓根两部分构成,延髓根为两根中较细的一根,位于迷走神经根下方,以4~5条根丝出橄榄后沟,脊髓根有6~7条根丝,出脊髓后合成一条上升干,穿枕大孔后转向外侧与延髓根合成一干,并与迷走神经伴行穿迷走走道入颈静脉孔。在颈静脉孔内位置同迷走神经。
静脉结构:乙状窦从颈静脉球后方,沿乙状窦沟弯向下内,横过乙状窦沟和颈静脉孔移行处之弯月行骨嵴汇入颈静脉球。颈静脉球位于颈静脉窝内。颈静脉球的大小变异较大,双侧颈静脉球常不等大。岩下窦是仅次于乙状窦汇入颈静脉球的重要血管。它起源于海绵窦后下部,在岩枕裂上面的两层硬脑膜之间向后外行于颈静脉孔前面,在孔内汇入颈静脉球或颈内静脉。岩下窦汇入颈静脉球的位置可有不同形式。髁导静脉、舌下神经管静脉丛也汇入颈静脉球或颈内静脉。
动脉结构:分布于颈静脉孔区内的动脉,有颈外动脉之分支咽升动脉的脑膜后动脉(或称神经脑膜支),此动脉在颈静脉孔处分为两支,即舌下神经管支和颈静脉孔支。舌下神经管支进入舌下神经管,分支供应舌下神经;颈静脉孔支,行颈静脉孔,分支供应第Ⅸ、Ⅹ、Ⅺ对颅神经。
颈静脉球瘤的影像表现
CT表现:既往头颅X线平片只能通过颈静脉孔像显示颈静脉孔扩大、骨质破坏,当肿瘤较大时,可有岩尖、枕大孔、内耳道等结构的骨质改变。CT检查可以在早期即清晰显示病变的骨质侵蚀。高分辨率CT可显示患者颞骨的细微解剖并了解骨质的破坏情况,可以显示肿瘤对听小骨、面神经管、半规管和耳蜗等精细结构的侵犯情况,并能清晰地判断肿瘤的扩散途径及范围。颈静脉球瘤的扩散途径包括:①沿咽鼓管和颅底骨孔分别进入鼻咽部和颅底部;②沿颈内动脉至中颅窝;③沿颈内静脉和舌下神经管进后颅窝;④沿鼓室盖至中颅窝底,经迷路圆窗到内耳道进桥小脑角。Fish根据肿瘤的大小和范围分为4型:A型,肿瘤局限于耳内;B型,肿瘤在中耳并累及乳突未到下迷路;C型,肿瘤侵犯下迷路到岩尖;D型,肿瘤侵犯硬脑膜进入颅内[3]。
MRI表现:颈静脉球瘤在MRTIWI表现为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由于富血供,增强后病灶呈现明显强化。其内部血管由于血流的改变在T1WI、T2WI呈点、线状低信号――“椒盐征”,该征象被认为是颈静脉球瘤的特征性表现。MR动脉成像更可直接显示病灶与相邻动脉关系,以及侧支循环情况。并通过颅底血管环的显示,协助判断外科手术的可行性。
根据Glasscock-Jackson关于颈静脉球瘤的分类标准,CT、MRI可以清晰显示其各亚型的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精彩展示__高效宣讲.ppt VIP
- 2.3 一元二次不等式 说课课件-【中职专用】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1)数学基础模块(上册).pptx VIP
- T_HBLS 0021.1-2023 江汉大米 第1部分:稻谷.pdf VIP
- 部编版六年级上第四单元作文指导《笔尖流出的故事》-课件.ppt VIP
- 细水雾对磷酸铁锂储能电池模组性能影响研究.pdf VIP
- 2014年上海市录用公务员专业科目考试《信息管理》试卷(解析卷).pdf VIP
- 智算中心项目建设方案(44页 PPT).pptx VIP
- 第七单元习作:写信(素材积累)-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作文能力提升(统编版)_1.docx
- 通信工程概预算介绍.pptx VIP
-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房屋建筑部分(2013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