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青年梦》看周氏兄弟人道情怀.docVIP

从《一个青年梦》看周氏兄弟人道情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一个青年梦》看周氏兄弟人道情怀

从《一个青年梦》看周氏兄弟人道情怀      作者简介:程海岩(1988― ),女,河南省商水县人,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现代诗学研究。          摘 要:《一个青年的梦》是日本“白桦派”的领军人物武者小路实笃作于1916年的一部四幕剧,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具有强烈人道主义精神的武者小路实笃用他不可遏制的反战情怀给被战争冲昏头脑的人们当头棒喝。剧作在今天看来稍显粗糙,说教意义和形式化想当严重。但是周氏兄弟却对其大加赞赏,对该剧进行介绍与翻译。抛开简陋的形式,周氏兄弟的这次译介活动恰恰反映了他们隐藏在内心的火热情感,即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    关键词:周作人;鲁迅;人道主义情怀    《一个青年的梦》是日本“白桦派”的领军人物武者小路实笃作于1916年的一部四幕剧,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剧作在今天看来稍显粗糙,说教意义和形式化想当严重。但是,这部剧作却以其火山喷发式的热情感染着众人,使其在日本经久不衰并经由周氏兄弟译介成为“五四”时期影响甚广的外国剧作。    英国学者保罗?约翰逊曾经说过:“那些试图影响人类思想的人们早就意识到,戏剧是进行这种尝试的最有力的手段。”[1]作为“白桦派”中汲汲于人道主义的领军人物,武者小路远比这些人更加迫不急待地试图以自己的思想影响人们,他所选择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戏剧。《一个青年的梦》讲诉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青年作家夜间在书堆里读着自己的无用之书,被一位不相识者带领着造访了不同的战所,他们遇见了因战争而死亡的灵魂(第一幕)、乞丐和少男少女(第二幕)、战争中痛失独子的画家和敌对两军因为微不足道的小事而群殴(第三幕),最后,他们来到了戏棚观看青年们演出,青年们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和各国卑劣的动机演说一回(第四幕)。武者小路的反战思想,概括言之,便是现代国家本身就是战争之源,一国因为恐惧沦为他国的属国.另一国亦因担心被他国所灭。由此,他呼吁“赶快的造起没有战争的国罢。赶快造起人模样的国罢。快造不要竞争的国。也不受别人的恐怖的国罢。……但到了???时候,‘为国家’这事,也会更无意思,要感到更上一层的事实的呵。人类呵,人类呵。再为个人的命运想想罢。”[2]强烈的人道主义和反战情绪喷薄而出,也许这就是一向苛刻而严谨的鲁迅为什么会翻译这样一部行文粗糙并不具备太多文学价值的作品而且周作人也曾大加赞赏的原因。下面,将从周作人先生对《一个青年的梦》的介绍以及其与剧作家本人的交往分析其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从鲁迅先生对《一个青年的梦》的翻译来分析其冷峻背后热情的人道主义普世情怀。    一、 周作人对《一个青年的梦》的介绍及其他    和很多的翻译作品不一样,这部剧作的译介颇为奇特。1918年5月15日《新青年》四卷5号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读武者小路君作》的文章,这部作品被周作人最先介绍到国人眼中,但却是乃兄鲁迅在看过此文之后于1919年翻译发表的,本文第二部分将详细论述。众所周知,作为同是留学日本的周氏兄弟,二人对日本的态度截然不同,甚至有日本学者(竹内实等)断言鲁迅从未对日本文学表示过关心。但是,周作人对日本文学的热爱从其贯穿一生的日本文学译介便可见一斑。早在1910年“白桦”初始,周作便与“白桦”派结下了不解之缘。周作人在文章中说:“近来又读日本武者小路君作的脚本《一个青年的梦》,受了极强的感触;联想起梁先生的文章,起了一个念头,觉得‘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必要,虽然力量不及,成效难期,也不可不说,不可不做。现在无用,也可播个将来的种子;即使播在石路上,种子不出时,也可聊破当时的沉闷,使人在冰冷的孤独生活中,感到一丝的温味,鼓舞鼓舞他的生意。”[3]武者小路实笃是“新村运动”的领导与核心,这场运动是继共产主义“乌托邦”之后的又一理想主义狂热的表现。然后,周作人在有幸参观“新村”后,接连发表了七篇关于“新村运动”的文章,包括《小河与新村》(上)、(中)、(下)、《访日本新村记》等,其大刀阔斧的气势大有改朝换代的的宏图之志。这在周作人的一生之中是极为少见的。其实,早在1918年他发表的著名演说《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这篇长文中就有对“白桦”派浪漫主义的提倡与认可:“一是理想主义。自然派文学,……要靠自由意志,去改造生活,这就暂称作理想主义。明治四十二年,武者小路实笃等一群青年文士,发刊杂志《白桦》,提倡这派新文学。到大正三、四年时(1912―1913),势力渐盛,如今白桦派几乎成了文坛的中心。”[4]《一个青年的梦》是武者小路实笃等“白桦”派理想主义的极端之作,对这部剧作的介绍应该是合情合理而且恰如其分的。周作人向我们表达的正是那种“明知‘说也没用’,然而不能不说,因为还有对于人类这‘爱’存在”的理想主义与人道主义情怀。    二、 鲁迅对《一个青年的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