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篇 章:变态心理犯罪 犯罪心理学课件.pptVIP

第十三篇 章:变态心理犯罪 犯罪心理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三篇 章:变态心理犯罪 犯罪心理学课件.ppt

随着普里克洛皮尔的疑心越来越重,他开始害怕任何卡姆普什的踪迹被警察找到。他剪光了卡姆普什的头发,为的是不让警察发现毛发的痕迹。   他要求卡姆普什半裸着在家里干活,并自称“女奴”,称他为“我的主人”。   他禁止卡姆普什吃太多食物,因为让她身体虚弱,可以让她百依百顺,更不会轻易逃跑。   百密终有一疏,卡姆普什终于有机会“重见天日”。   2006年8月的一天,当普里克洛皮尔在院子内忙于洗车时,时年18岁的卡姆普什奋力逃出屋子,跑过几个住宅后,最终在附近一栋房屋的花园内获救。   最终,普里克洛皮尔卧轨自杀。 最喜欢仙人掌   卡姆普什说,她最喜欢的植物是仙人掌。这是她在被囚禁期间,地牢里惟一的一种植物。   “它们不需要太多水,它们独立生长。它们利用刺保护自己。它们喜欢阳光,也能忍受寒冷。它们了解自己的内心。”   回忆起那八年半的时光,卡姆普什表示:“我觉得自己像是被关在鸡笼里的一只可怜的小鸡。你们在电视上也都看到了,我待的地牢———那是一个让人绝望的地方。”   “我总在反复问自己,在成千上万人中,为何这样的事发生在我身上,为什么是我?我对自己说:我来到世上,不是为了被锁起来遭受蹂躏的。 恶父乱伦案—— 2008年4月,奥地利警方发现一名叫约瑟夫·弗里茨的男子将自己的女儿伊丽莎白囚禁在地下室24年,并对其进行性虐待,期间她生下了7个孩子。有3个孩子自出生以来一直与母亲一起被锁在地下室。 ? ?   奥地利恶父约瑟夫·弗莱茨勒不仅囚禁和性侵犯女儿伊丽莎白,还曾将自己亲生母亲囚禁至死。   奥地利媒体报道,心理医生认为弗莱茨勒有一种病态观念,但他心智健全,适于出庭受审。   奥地利《新闻》杂志援引泄漏的法庭机密文件内容报道,弗莱茨勒在囚禁女儿前,曾将母亲囚禁在一个房间内,甚至将房间窗户用砖砌死。  阿德尔海德·克斯特纳是法庭指定对弗莱茨勒开展心理检测的医生,她与弗莱茨勒6次交谈后写下一份130页的报告,呈交给法庭。   报告显示,弗莱茨勒囚禁母亲是出于对童年时期遭母亲虐待的报复。   “我从她那里从未获得过爱。她打我,踢我,直到我倒在地上,躺在血泊中,”弗莱茨勒说,“我对她和她的喜怒无常感到恐惧。她总是侮辱我,说我是魔鬼,罪犯,说我一无是处……那让我觉得完全软弱、没有尊严。”   报告说,弗莱茨勒的母亲以做佣人为生,离婚后独自抚养他。弗莱茨勒一直同母亲一起住在阿姆施泰滕镇的房子里,在那里迎娶妻子罗斯玛丽,但他后来开始虐待母亲并最终将其囚禁。   弗莱茨勒说:“我把她关在楼上的一个房间里。然后,我用砖把房间窗户砌死,那她就再也看不见日光了。”弗莱茨勒的母亲在1980年去世。   有证据显示,约瑟夫·弗莱茨勒从小便受到单身母亲的残忍虐待,或许这就是令他变成禽兽的真正原因。   约瑟夫的妻妹、现年56岁的克莉斯汀·罗斯玛丽透露,约瑟夫由单身母亲抚养长大,他的母亲脾气暴躁,爱对约瑟夫施暴。“她每天都把他打得鼻青脸肿,这很可能是造成他心理变态的原因。他不能同情他人,一辈子都在羞辱我姐姐”。   奥地利心理学家雷哈德·海勒向法院提供的心理分析报告显示,约瑟夫·弗莱茨勒的权力情结或源自母亲对其的虐待。  另一名在法庭上作证的心理学家西格朗·罗斯曼尼指出,约瑟夫·弗莱茨勒有双重性格,其中一重性格被向别人施加完全控制的需要所主导。自18岁起便被他囚禁在地牢中的女儿伊丽莎白就是他权力情结的受害者。“她是约瑟夫·弗莱茨勒可以在任意时候虐待的奴隶,”西格朗说,“他令她顺从,对她实施绝对的控制。”   奥地利兽父约瑟夫·弗莱茨勒禁锢女儿24年当性奴,但7日仍厚颜无耻地表示,他没杀死女儿以及两人乱伦所生的“孙儿”,理应受“褒扬”,又说禁锢女儿是想“保护”她。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是1973年被创造的一个词汇。那年8月,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家银行发生抢劫,两名劫匪绑架了4名人质,在地下金库把他们关押了131个小时,最后劫匪向警方投降。 但奇怪的是,危机结束后,所有的受害者都声明并不痛恨歹徒,他们感激歹徒对他们的照顾,一名女人质甚至还爱上了其中一个劫匪并与其订婚。相反,他们对警方倒很有敌意,甚至在警方采取营救措施时还对抗警方。 这起案件让人们大跌眼镜,心理学家由此发明了一个词汇“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来概括这一类心理特征;受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甚至协助加害人对抗解救他的人。 制造“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4个条件: 1、加害者的威胁非常直接,受害人绝对不能反抗,否则会付出生命代价。 2、加害者会给予一些小恩小惠,而不是一味地施以加害。 3、加害者对受害者实施信息封锁,让受害人无法接触到其他任何信息,而只能接受加害者的观点。 4、加害者让受害者相信,他绝对逃不出去,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