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膜翅目昆虫》课件
膜翅目简介 膜翅目包括蜂、蚁类昆虫。属有翅亚纲、全变态类。全世界已知约12万种,中国已知2300余种,是昆虫纲中第3个大目、最高等的类群。植食性或寄生性,包括各种蚁和蜂。也有肉食性的,如胡蜂等。部分种类营合群生活,是昆虫中最进化的类群。根据腹部基部是否缢缩变细,分为广腰亚目和细腰亚目。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后翅钩列膜翅目,蜂蚁细腰并胸腹;捕食寄生或授粉,害叶幼虫为多足。 形态特征 头部明显,触角形状多变化,有丝状、棒状、膝状、栉状和扇状等。复眼1对,较发达,位于头部两侧。口器多为咀嚼式, 胸部包括前、中、后胸及并胸腹节膜翅目昆虫的产卵器极度特化,适于锯、钻孔和穿刺等,同时有产卵、蜜刺、杀死、麻痹及保存活的动物寄主食物的功能,多数种类都具有两对正常的膜质翅,且前翅显著大于后翅,仅少数种类的翅退化或变短。前翅前缘通常有翅痣,其形状多有变化 亚目 广腰亚目Symphyta 腹部与胸部相接处不收缩为细腰状,后翅至少有3个基室(中室、亚中室、亚臀室)。转节2节。幼虫植食性,具胸足3对,多数有腹足,但没有趾钩,可与鳞翅目幼虫相区别 细腰亚目Apocrita腹部基部紧束成细腰状,或延伸成柄状,腹部第1节向前并入胸部,称并胸腹节。转节1-2节。后翅有1-2个基室。幼虫无足。 广腰亚目Symphyta 叶蜂科Tenthredinidae 茎蜂科Cephidae 叶蜂科 小型至中型昆虫,体长3.8~14.0毫米。体阔,肥胖如蜜蜂,无腹柄。头阔,复眼大,单眼三个。触角7-10节,刚毛状、丝状、或稍带棒状,仅枝叶蜂属的雄虫触角为栉齿状。中胸侧板和中胸腹板之间的缝不明显。翅大,翅脉脉序原始。产卵管由二对扁枝构成,外侧一对称为锯导;中间一对称为“产卵锯”,产卵时用以锯开植物组织,故亦称叶蜂为“锯蜂”。 茎蜂科 属膜虫纲膜翅目,体细长。体色常为黑色而有黄带及其它斑纹。头大,复眼显著,触角丝状。前胸背板后缘平直。前翅翅痣狭长。前足股节只有1端距。腹部稍侧扁,末端膨大,产卵器短,能收缩。卵为圆形,产在植物组织中。幼虫淡色,表皮多皱,足退化,腹部末端有尾状突起,蛀食作物茎干。蛹被有透明的薄茧,留在幼虫所蛀的隧道内 茎蜂科 茎蜂科 细腰亚目Apocrita 姬蜂科Ichneumonidae 茧蜂科Braconidae 小蜂总科Chalcidoidea 胡蜂总科Vespoidea 瘿蜂科Cynipidae 泥蜂科Sphecidae 姬蜂科 体形变化甚大,体长(不包括触角和产卵管 )3~40毫米,以10~20毫米为多。翅一般发达,偶有无翅型和短翅型。腹部膜质,一般细长,圆筒形、卵形、扁平、侧扁都有。产卵管长短不等,寄生于木材中天牛或树蜂的种类,有的超过50毫米。 茧蜂科 属膜虫纲膜翅目,体小至中形。基本特征与姬蜂科相似,主要区别是茧蜂前翅多无小室或不明显,无第2回脉。腹部圆筒形或卵圆形,并胸腹节大形,第2、3节背板愈合,之间仅有横凹痕,不能自由活动。少数种类产卵器较长。卵多产于寄主体内,幼虫的寄生,有多胚生殖现象。幼虫老熟后常钻出寄主体外结黄色或白色小茧化蛹。 小蜂总科 该总科昆虫体小型,长1~5毫米左右,最小的仅0.2毫米,翅脉退化。前胸背板与翅基片之间的胸腹侧片,其形状、大小随种类的不同而变化,前胸背板背面部分常具锋锐横脊,将背片和颈部分隔开。全变态,少数为过变态。 胡蜂总科 通称胡蜂,俗名黄蜂。全世界已知约5000种以上。中国记载200种。为捕食性蜂类。成虫体壁坚厚,光滑少毛,静止时前翅纵折,具强螫针。体多呈黑、黄、棕三色相间,或为单一色。具大小不同的刻点或光滑。茸毛一般较短。足较长。翅发达,飞翔迅速。口器发达,上颚较粗壮。雄蜂腹部7节,无螫针。雌蜂腹部6节,末端有由产卵器形成的螫针,上连毒囊,分泌毒液,毒力较强。 瘿蜂 因能刺激植物组织肿胀形成虫瘿而得名。有些种类是虫瘿寄食昆虫,它们不引起虫瘿的形成,只是住在由其他昆虫造成的虫瘿内。虫瘿可能是由生活在内的未成熟的瘿蜂的分泌物引起的。北美约600种瘿蜂中的大多数体长约6~8公釐(约0.25~0.3吋)。腹部卵圆形,发亮,胸部表面有刻纹。每一种均在特定宿主植物的特定部位刺激生长一个具特定形状的虫瘿 泥蜂科 属膜虫纲膜翅目,腹柄细长而显著,又称为细腰蜂科。体形细长,通常黑色,并有黄、橙或红色斑纹。头大,横阔。触角一般丝状,雌性12节,雄性13节。前胸背板三角形或横形,不伸达肩板,前侧片后方有隆起的线。足细长,前足适于开掘,中足胫节有2距。翅狭,前翅一般具3个亚缘室,少数1或2个。并胸腹节长,腹柄通常包括腹部第1、2节及第3节的一部分。成虫以泥土在墙角、屋檐或岩石、土壁做土室,猎捕鳞翅目幼虫与直翅目昆虫等封贮,供子代幼虫食用。 * * 膜翅目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