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疖》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鼻疖》课件

第一节 鼻 疖 一、概述:是指发生于鼻前庭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有时也可发生于鼻尖或鼻翼。其形小根硬状如钉盖,顶有脓点如椒目.相当于中医的“鼻疔”。 二、病因病理 1、多因挖鼻,拔鼻毛等因素造成鼻部皮肤损伤后,继发细菌感染而成;亦可因鼻分泌物刺激引起;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2、邪毒侵犯肺经,郁而化火,火毒循径,结灼鼻窍,使局部肌膜蒸腐成脓。 3、恣食膏梁厚味,辛辣炙煿之物,以致火毒结聚,循经上犯鼻窍。 4、火毒势猛,正气虚衰,或早期失治,误治或挤压,导致邪入营血,成疔疮走黄。 三、临床表现 鼻部局限性红肿疼痛,形小根紧,坚硬如钉,顶有黄白色小脓点等特点,可伴有低热。鼻疖如被挤压,可引起非常严重的海绵窦血栓和颅内感染。 四、诊断要点: 可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与鼻前庭湿疹的鉴别:鼻前庭湿疹病变范围大,表现为鼻孔处皮肤潮红,糜烂,流水,结痂等。 五、治疗 1、 以局部抗菌消炎、清热解毒、消肿排毒为主,辅以全身治疗 2 、脓成顶软者,局部消毒后用尖刀片挑破脓头,(以脓出为限)忌将疮顶切开过多。 五、护理及预防 禁忌一切挤压,触碰,挑刺,炙法及早期切开引流,以免邪毒扩散,入侵营血。 第二节 鼻前庭炎 一、概念 是指鼻前庭皮肤的弥漫性炎症,以鼻前庭附近皮肤红肿、糜烂 、结痂、灼痒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相当于中医“鼻疮”,本病多见于小儿,糖尿病人亦易患之。 二、病因病理。鼻腔内分泌物,尤其是脓性分泌物经常刺激前庭皮肤所致。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急性病例:常因挖鼻染毒,拔毛伤根,邪毒侵犯致肺经壅热,上攻鼻窍,肌肤红热燥痛而微肿。 慢性病例:鼻涕刺激,郁热湿邪,熏蒸肌肤,肺脾功能失调,输布受阻,致湿热困结鼻窍,衍生此症,或饮食不节,脾胃失和,运化失调,以致湿浊内仃,郁而化热,湿热循经上犯,熏蒸鼻之肌肤而发. 三、临床表现 急性者:鼻前庭灼热、 疼痛。检查见鼻前庭皮肤 弥漫性红肿、皲裂、有脓 痂附着; 慢性者:鼻前庭发干、发痒、异物感,检查见鼻毛脱落而稀少,局部皮肤增厚,有痂皮形成,清除痂皮后可有小出血创面。 四、诊断要点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与鼻前庭湿疹相鉴别 五、治疗 (一)去除诱因、全身调理、加强局部治疗。 急性者:可用抗生素治疗,局部热敷,并用红外线理疗,促使炎症消退;慢性者:可先用3%双氧水清洗,除去痂皮,局部涂以1%~2%黄降汞软膏或抗生素软膏。 (二)辨证施治 1、肺经蕴热,邪毒外袭 主证:同诊断要点 治疗 内治:清热泻肺,疏风解毒 方药:银翘散或黄芩汤加减 外治: A:保持局部清洁,用生理盐水或内服药渣煎汤局部清洗。 B:外用青蛤散,黄连膏,玉露膏搽敷患处。 青蛤散:青黛,蛤粉,石膏,轻粉,生黄柏。 2、脾胃失调,湿热郁蒸 主证:同诊断要点 治疗 内治:清热燥湿,解毒和中。 方药:萆解渗湿汤加减 外治 苦参、枯矾各15克,研末,生地汁适量,调匀涂敷,有清热燥湿敛疮止痒之功。 六、预防与护理 1、注意局部卫生; 2、积极治疗鼻炎、鼻窦炎; 3、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第三节 鼻前庭湿疹 一、定义:是发生在鼻前庭的一种皮肤损害,可蔓延至鼻翼、鼻尖及上唇等处皮肤,瘙痒较剧,多见于儿童,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二、病因:湿疹是过敏性疾病,属于IV型变态反应.鼻前庭湿疹可能是面部或全身湿疹的局部表现,也可单独发生。 三、临床表现:急性湿疹:以局部渗液、瘙痒及烧灼感为主要症状,时有疼痛;慢性湿疹:表现为明显瘙痒,患儿经常以手挖鼻。检查见鼻前庭皮肤增厚、浸润或皲裂,表面粗糙,覆以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境界一般清楚,病变大多局限。 四、诊断要点 主要根据病史、皮疹形态及病程。 五、治疗 1、抗炎、抗过敏:常用开瑞坦片、信敏汀片等。 2、辨证论治 3、局部治疗 1)无渗出时,可用炉甘石洗剂;渗出较多时,可用3%硼酸溶液作冷敷。 2)中药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