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乳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2014版ppt课件
地诺单抗组至首次和后续(多次) SRE时间均显著优于唑来膦酸组 地诺单抗较唑来膦酸AE 更少,耐受性好 J Clin Oncol. 2010 Dec 10;28(35):5132-9. * 强调早期、规律、长期使用骨改良药物 双膦酸盐用于转移性乳腺癌已有用药2年以上的安全性数据,对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推荐使用2年,3-4周给药一次,但是临床实践中应该鼓励在安全有效的情况下持续应用。 而针对乳腺癌患者预防由于CTIBL导致的骨丢失则推荐使用5年,每年给药二次。 双膦酸盐有时可能成为骨转移患者在停用化疗后唯一保留的全身用药,维持治疗期间可适当延长用药间期。 更新6. 骨改良药物使用 推荐伊班膦酸的负荷剂量 推荐严重疼痛的转移性骨痛患者使用伊班膦酸负荷剂量,起效快、不良反应轻。 负荷剂量:6mg/d,连续3d静注,以后每3~4周常规使用6mg/次。 更新7. 伊班膦酸的负荷剂量 伊班膦酸负荷剂量-13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骨痛显著缓解 Onkologie. 2012;35(5):254-8. VAS评分 7 天内患者疼痛分值显著降低 , 14天观察期内止痛持续有效, (P0.01) 止痛药物使用减少,未出现肾脏毒性 药物耐受性良好。 显著快速缓解骨痛 * 130 例晚期乳腺癌骨转移伴中-重度骨痛(2010.1 至 2014.8 ) * 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 既往一线应用 帕米膦酸、唑来膦酸等疼痛无明显缓解或加重 一线治疗失败 换用伊班膦酸负荷剂量 二线治疗 快速起效 缓解率70.6% 疗效好 二线伊班膦酸负荷剂量 快速缓解患者疼痛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5年4月第4卷第4期 钙、维生素D剂量调整 长期使用双膦酸盐联合治疗时,应注意每日同时补充: 钙(剂量由500mg/d调整为1200~1500mg/d) 和维生素D(D3 400~800 IU)。 更新8. 钙、维生素D剂量调整 Thanks! 对于骨痛严重的患者,考虑推荐伊班膦酸的负荷剂量 乳腺癌骨转移和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4版) 背 景 随着治疗方法和技术的进步,乳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延长的同时骨转移患者增加,乳腺癌骨转移已经越来越为临床医生所关注。 对乳腺癌骨转移和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0版)进行更新。 本专家共识的目的是希望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基于目前研究的进展和相关研究数据为临床医生的诊疗提供切实的帮助。 乳腺癌骨转移诊疗发展历程 2000 ASCO制定并公布了第1部双膦酸盐应用于乳腺癌 患者的临床实践指南 2003 ASCO对指南进行了第1次更新 2007 CSCO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07版) 2007版《实体瘤(乳腺癌、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2008 乳腺癌骨转移和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08版) 2010 乳腺癌骨转移和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0版) 乳腺癌骨转移专家共识会 2014 . 北 京 孙 燕 院士 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 编写组指导及执笔: 指导: 执笔: 江泽飞 教授 解放军第三〇七医院 编写组成员名单:(按照姓氏笔画顺序排列) 刘冬耕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刘健 福建省肿瘤医院 孙涛 辽宁省肿瘤医院 陈佳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张清媛 黑龙江省肿瘤医院 殷咏梅 江苏省人民医院 崔树德 河南省肿瘤医院 丁易 北京积水潭医院 于世英 华中科 技大学同济医院 王树森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王涛 解放军第三〇七医院 王晓稼 浙江省肿瘤医院 王绿化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牛晓辉 北京积水潭医院 * 诊断方法 概 述 临床表现 2 1 3 治 疗 4 骨改良药物临床应用 5 2015.1月正式发表! 2014版更新重点 —治疗及骨改良药物 采取MDT治疗模式,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 内科/外科/放疗的新增治疗选择 钙、维生素D剂量调整 更名骨改良药物,推荐地诺单抗,伊班膦酸负荷剂量 * 概 述 在晚期乳腺癌中,骨转移的发生率为65%~75%,而首发为骨转移者占27%~50%。 临床研究时SREs定义为: 骨痛加剧或出现新的骨痛 病理性骨折(椎体骨折、非椎体骨折) 椎体压缩或变形、脊髓压迫 骨放疗后症状(因骨痛或防治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 高钙血症 乳腺癌骨转移诊断要点 骨放射性核素扫描(ECT)是最常用的骨转移初筛方法 X线、CT可以明确有无骨质破坏 MRI有助于并了解骨转移对周围组织的影响尤其是脊柱稳定性 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