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docVIP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主讲:金坛市水北小学 方琳 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   第三单元围绕“诗文精粹”这一主题安排了3篇精读课文——《三打白骨精》《词两首》《螳螂捕蝉》,以及一篇自读课文《读书要有选择》。编写的意图是吸收祖国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打白骨精》描述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本领。《词两首》中的第一首词《如梦令》,词人李清照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渔歌子》则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垂钓图”。《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借助“螳螂捕蝉”的故事来说明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读书要有选择》则向我们介绍了如何在茫茫书海中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课外读物的方法。   二、单元教学重点及难点分析: 本单元选择了四篇课文,它们有个共同点:就是文章可读性强,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故事叙述得条理清晰,精彩纷呈。其次就是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懂得一些道理。如何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朗读与感悟,既能领略文中人物的特点,又能真正读懂这篇文章。我想这就是教学中的重难点。《三打白骨精》通过三打的比较,体会人物特点;《词两首》以反复研读,体会词的内容及境界;《螳螂捕蝉》抓住人物的对话,体会少年的品质并感受寓言的深刻道理,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谈感受;《读书要有选择》放手让学生通过朗读,结合课题,思考与读书相关的内容。 三、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学会11个生字,认识5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三打白骨精》和《螳螂捕蝉》。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课文的内涵。 4、了解词这种体裁,背诵这两首词。 5、学会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走进人物内心,感悟人物品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6、在研读文本的同时,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能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写出优秀的读后感。 四、篇目教学分析 8、《三打白骨精》 一、文本解读。  《三打白骨精》选自我国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课文通过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故事,赞扬了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别妖魔诡计的斗争精神。课文故事性强,学生乐于学,适合于学生进行简要复述的训练。其中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具体叙述白骨精分别变成村姑、老婆子、老头儿都被孙悟空识破。悟空三次打白骨精,情节类似,但叙述上有变化,避免了语句的重复,把故事推向高潮。本文的语言十分鲜明,形象生动,可以于阅读中细细品味。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语句不同及这样写的好处,体会并概括孙悟空的个性特点/200907/4a5f1e611cb97.shtml(教案) 六、课外积累资源。 三借芭蕉扇 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风尘仆仆朝西行去。走着走着,渐渐觉得热气袭人,难以忍受。此进正值秋天,大家感到很奇怪。一打听才知道前方有座火焰山,方圆八百里寸草不生。又从卖糕少年嘴里听说,要想过山,只有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扇灭火后才能通过。司空把师父安排好,前往芭蕉洞找铁扇公主。铁扇公主是牛魔王的妻子,红孩儿之母。因上次红孩儿想吃唐僧肉与司空结下了冤仇,铁扇公主哪里肯借。悟空初次借扇,被铁扇公主用芭蕉扇扇得无踪无影。灵吉菩萨得知实情,给他一粒“定风丹”再去借扇。悟空二次来借扇,公主又用扇扇他,悟空口含定风丹,一动不动。公主急忙回洞,闭门不出。悟空变作一只小虫,乘公主喝茶之际进入铁扇公主腹中。公主腹疼难忍,答应借扇,但给的是一把假扇。第三次,悟空变成牛魔王模样,骗得真扇。牛魔王到家得知真相后急忙追赶,悟空与牛魔王大战。八戒、沙僧上前助战,最后把牛魔王打得现出原形。悟空用芭蕉扇扇灭山火,师徒四人继续西行取经《如梦令》这是一首绝妙的大自然的赞歌。此首小令,为作者年轻时作。写她经久不忘的一次溪亭畅游,表现其卓尔不群的情趣,豪放潇洒的风姿,活泼开朗的性格。用白描的艺术手法,创造一个具有平淡之美的艺术境界,清秀淡雅,静中有动,语言浅淡自然。朴实无华,给人以强烈的美的享受。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渔歌子》是一首通过写景赞美渔家生活情趣的词。它着意描绘了秀丽的水乡风光:远山青翠,白鹭高飞,桃花火红,碧波粼粼,一位渔夫头顶斗笠,身披蓑衣,在春天的斜风细雨中,十分悠然自得。全诗的色彩鲜明柔和,有青山、碧水、白鹭、红桃……静中有动:江水涨、白鹭飞、斜风、细雨,一切都笼罩在春江烟雨迷蒙之中,意境优美而活泼,充分表达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湖光山色之中悠闲而自由的生活乐趣。 /zhuanti/songci/article/ (网上学习) 第二课时   在《渔歌子》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五个教

文档评论(0)

y0704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