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纲要.doc

  1. 1、本文档共2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纲要 雒进才 编 目录(34) 第一章 语文教材研究 第一节 写景抒情性散文的研究(2) 第二节 叙事性散文的研究(2) 第三节 议论性散文研究(2) 第四节 诗歌的研究(2) *第五节 小说的研究(2) *第六节 戏剧的研究(2) *第七节 文化性作品的研究(2) 第八节 文言文教材的研究(2) *第九节 作文教材的研究(1) *第十节 口语交际教材的研究(1) 第二章 认识规范教案的结构要素 第一节 认识以独立内容为单位的规范教案的结构要素(1) 第二节 认识以单元为单位的规范教案的结构要素(1) 第三章 教案分项要素的设计策略(上) 第一节 认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教师教学语言、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板块、常用的教学方法(2) 第二节 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策略(独立内容的教学目标与单元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 第三节 语文分课型的教学板块设计策略(1) 第四节 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设计策略(1) 第四章 教案分项要素的设计策略(下) 第一节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设计策略(导语、阐释语、过渡语、小结语)(2) 第二节 语文课堂提问设计策略(1) 第三节 语文课堂讨论设计策略(1) 第四节 语文板书设计策略(1) 第五章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散文的教学设计(教案编写)与实施(2) 第二节 诗歌的教学设计(教案编写)与实施(2) 第三节 小说的教学设计(教案编写)与实施(2) 第四节 戏剧的教学设计(教案编写)与实施(2) 第五节 文化作品的教学设计(教案编写)与实施(2) 第六节 文言文的教学设计(教案编写)与实施(2) *第七节 作文单元的教学设计(教案编写)与实施(1) *第八节 口语交际单元的教学设计(教案编写)与实施(1) *第六章 定量评价的设计、实施与结论 第一节 诊断性测试的设计与实施(1) 第二节 形成性测试的设计与实施(1) 第三节 终结性测试的设计与实施(2) 第四节 定性评价的数据统计与评价结论的获得(2) *若教学时间紧张可作为机动内容处理。 第一章 语文教材研究 第一节 写景抒情性散文的研究(1) 一、训练目标: 1、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2、理解文意,归纳主题; 3、体味情感,领会意境; 4、梳理笔法,鉴赏评价。 二、材料选择: 第一册:《荷塘月色》 第三册:《故都的秋》 三、参考资料 《荷塘月色》主题 (据南京师范大学《中学语文教材疑难问题解析》) (一) 不满现实??超脱现实 《荷塘月色》隐隐地流露出作者一种想从烦恼中寻求解脱的复杂心情。这是怎么回事?要了解一篇文章,往往不能不了解作者其人。朱自清曾经投身五四运动,是当时新文学运动的一名战士。但到一九二七年,在严酷的白色恐怖面前,他彷徨了。他明白“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觉得这两条路他都走不了,唯一的办法是“暂时躲避”。他这时的处境,正如他曾经在《光明》这首诗里所描述的那样:“黑暗里歧路万千,叫我怎样走好?”他无力摆脱“中间道路”的吸引,他既不满现实,又幻想超脱现实,这种心情就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流露出来,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思想状态。这种企图超脱现实的思想自然是应该批判的,但不满现实的那一面还是应该肯定。作者后来终于在革命力量的激励下,投入了抗日和人民解放的斗争,并表现得异常的勇猛与坚决,受到了党和人民的称赞。 ——刘彬荣??《荷》手记 (二) 泄愤懑 这篇文章写于一九二七年七月。当时,全国一片白色恐怖。朱自清和许许多多知识分子一样,面对血污的现实和迷茫的前途,陷入苦闷彷徨之中。朱自清有着光明磊落的人格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他没有颓唐消沉,而是时时泄愤懑于诗文。虽然絮絮低吟不同于震撼人心的呐喊,可同样是战斗,同样是历史的一个回声。 《荷塘月色》,从一个侧面曲折地为我们展示了那个可诅咒的时代,留下了旧中国知识分子苦难历程中一个清晰的足印。 ——李佩伦《不尽情思画图中》 ?????????????????????? (三) 《荷塘月色》主题探 程翔 《荷塘月色》是传统篇目,不仅大陆上选入中学课本,台湾也选入中学课本。《荷塘月色》的主题是什么?过去的《教参》认为:“全文反映作者对当时蒋介石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其他现代文学作品选也执此说。 我认为这种观点有不妥之处。 如果是表现对蒋介石国民党统治的不满,那如何去解释台湾也选入中学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0704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