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过冬Ⅲ深寒到来之前淬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营销过冬Ⅲ深寒到来之前淬炼

营销过冬Ⅲ深寒到来之前淬炼   随着中央政府一道道调控急令,经济走势逐渐清晰。如果说现在已经是寒冬初降,那么明年将进入深寒。现在你所看到的一切不景气,将在明年连锁反应为更大的难题。你做好准备了吗?      越冬基本功   几家欢喜几家愁      2007年~2008年是日化行业复杂而变幻莫测的一年。国际品牌依然本着以市场占有率为核心的进攻模式:宝洁加大了投入力度,终端不断增加促销,在二、三线市场加大政策力度;联合利华的清扬正处于培育期,各项市场活动一浪接着一浪,妮维雅收购舒蕾后,给舒蕾带来了活力,无论是促销买赠形式,还是终端形象表现,都上了一个台阶,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终端为王的年代。   国内品牌也纷纷按照自己的预定计划不断扩张:雕牌除了进一步强化它的超能以外,又推出了百年润发,在洗发水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立白提出了大增长战略,客户更密,政策更新,管理更细,利用奥运赞助商的宣传不断冲锋;拉芳全面整合品牌,产品在终端和流通全面升级,“创造中国秀发之美”给人以全新形象,同时其圣峰牙膏的销售也初具规模,威爽洗衣粉也走出了渠道扩张的坚实一步;蒂花之秀不断推出新品和新系列,甚至还在封闭的专业产品可妮雅方面初步扩张;霸王,这个年度黑马凭着成龙和中草药的定位继续强势,先是终端优势,之后流通强势,双渠双模,气势如虹……   但是在这一年里,石油价格攀升,日化原材料价格飞涨,仓储物流费用大幅增加,人力资源成本在社保和收入提升压力下也大大增加,市场投入费用和广告价格也今非昔比,企业经营成本不断升高,利润直线下降。   在恶劣的外部环境下,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挑战,是放弃,等死,还是拼命一搏?大部门企业走到了十字路口,犹豫是主题,发展是困惑。   于是,采乐动作放小了,低调地潜心做流通,终端放弃了;飘影如在市场的海洋中飘零,老品推不动,新品推出后招不到商,在终端彻底消失了,策略渐渐不清晰了;亮庄急病乱投医,一会做洗发水,一会做彩妆,一会又想做护肤项目,迷失了方向;名人无名了,洗发水走入了死胡同,产品老化,??道退化,销售萎缩;采诗更是不知在哪里,也不知该往哪里去,也许已被市场伤透了心。   还有很多曾经的广告名牌,如绮梦、伊亿利、柏丽丝,就更不知道身在何处了。   这是一个日化的寒冬。   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我认为,寒冬面前智者赢。   鉴于当前的日化形势,小企业理所当然地应选择收缩、稳定,做利润型企业,而不是扩张。因为小企业需要积累,积累成大企业;   而大企业不同,它要不断抓住各种机会,因为它有技术、资金、管理和渠道优势。在逆境面前,必定有企业被淘汰出局,必定有企业丧失市场份额,如何蚕食它们让出的机会和份额,逆市而上,是大企业应该认真思考的。      80:20分析寻找核心品牌和品类      你能想象吗?很多企业从来没有做过80:20分析!   大部分企业的产品销售中,80%的销量贡献是由20%的品类贡献的。有人说,既然20%的产品就能产生80%的销量,那干脆将剩余的80%产品都砍掉算了,节省精力。   这是大错特错。进行80:20分析,主要目的不是找到哪些产品应该抛弃,而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和机会。你不能就简单地分析一次,而是应该分析一个年度中每个月的80:20变化情况。上升的应增加投入,下降的要找出原因。如果是销售推广不力,那么就要改进市场部的工作;如果是产品生命周期的问题,那么就应该思考新品研发替代了。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动态平衡,结合市场推广,我们就能分析出品类的作用和市场贡献能力。   有的产品利润很高,但市场需求量不大,销售一般,因此,我们让它作利润贡献,不做任何促销,只做简单推广和形象推广;   有的产品利润很低,但销量很大,我们就要结合季节的不同循环推广,创新推广,让它贡献销量;   有的产品利润极低,甚至负毛利,但也有很大的销量,它就是作渠道贡献的产品,我们可以在新品上市或深度分销时,利用它带动其他品种的销售,平时维持它的正常销售即可,有时候甚至还要做好限量销售控制;   还有的产品是市场畅销产品,但不是我们的畅销产品,那它就可以成为进攻利器,经常做惊爆价,甚至做赠品,极大地干扰对手。   静态地做80:20分析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持续、深入展开这个研究,才能在这个动荡的市场中,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   要做正确的事情。方向正确,方法得当,一定能成功。反之,爬到了屋顶才发现梯子搭错了墙,企业危机立现。   迅速做大要靠品牌和品类机会。当前,新品牌很难做,新品类很难搞,因为很多人喜欢将新品牌和新品类结合到一起,一体化销售。这样往往不成功。      涨价是为了更好地投入      一提起涨价,很多企业就发毛――不敢涨价是企业的通病。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