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正义》楚、中华本误改辨正.docVIP

《周礼正义》楚、中华本误改辨正.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礼正义》楚、中华本误改辨正

《周禮正義》楚本、中華本誤改辨正 顏春峰1 汪少華2 (1杭州師範大學人文學院,2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晚清經學大師孫詒讓“是清儒主流中的最後一位大師,也是現代學術研究領域裏的一位開山大師”,其代表作《周禮正義》“總結了清代樸學家們考證禮制的成果,解決了許多糾紛的問題”,“集《周禮》之學的大成,特別是把清代考證家的精言勝義,收采無遺,替我們做了總結賬的工夫,是研究古代禮制的重要參考書”。《周禮正義》鉛印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是爲“乙巳本”。此爲孫詒讓自校的定本,但印刷粗劣,字跡不清,不便閱讀。1931年木刻,1987年,中華書局點校本以乙巳本做底本,以楚本做工作本楚本本,中華本.頁!”孫疏認爲“王說尤精確,足正二鄭之誤”(98—99頁)。楚本將“當讀爲”改爲“鄭讀爲”,破通假的認定方就從孫疏變作鄭注,以致出現“鄭如字釋之”與“鄭讀爲敝”自相矛盾的說法,大誤;中華本漏校而未予糾正,以訛傳訛。 (二)不注意表述方式: 2.(頁)對照孫疏所引可知:孫疏這裡所謂“重文”指的就是“篆文”,所以乙巳本說“经典皆从篆文”不誤,楚本不明孫疏引《说文》之例而誤改。孫疏引《说文》所添加的“重文”,就是指下文緊接的“篆文”、“古文”或“籀文”,這一特點無一例外。例如《說文·??部》:“??,捕魚也。漁,篆文??,從魚。”孙疏30頁引作:“??,捕魚也。”重文“漁,篆文??,從魚”。《說文·火部》:“??,以火乾肉。??,籀文不省。”孙疏383頁引作:“??,以火乾肉。”重文“??,籀文不省”。《說文·米部》:“糂,以米和羹也。一曰粒也。從米甚聲。糣,籀文糂從朁。糝,古文糂從參。”孙疏引作:“糂,以米和羹也。一曰粒也。”重文“糝,古文糂從參”。《說文·入部》:“仝,完也,從入從工。全,篆文仝,從玉,純玉曰全。”孙疏3327頁引作:“仝,完也。”重文“全,篆文仝,從玉,純玉曰全”。 (三)不注意用字規則: 3.(頁).頁.(頁).頁.! 楚本改“矯詔害”爲“矯詔書”,中華本出校(2920頁):“書”原訛“害”,據楚本改。 按:如何焯《義門讀書記》以“害”爲衍文,楚本、中華本亦不知“矯詔害”之義。惠士奇《禮說》卷十三《誓大夫曰敢不關鞭五百》:“《漢律》有矯詔害、矯詔不害,害者死。”《漢書·竇田灌韓傳》:“乃劾嬰矯先帝詔害,罪當棄市。”鄭氏曰:“矯詔有害、不害也。”王念孫《讀書雜志·漢書第十·矯先帝詔害》指出“《漢書》凡言坐矯詔罪者,皆有害、不害之分。《史記》亦有之”,。 (六)不注意孫氏之校: 8.乙巳本:賈疏云:“以今曆大歲歲星比辰,大歲無跳辰之義,非此經大歲者也。” 楚本改“比辰”爲“北辰”。中華本出校(2107頁凡是孫詒讓認爲經文與注疏有誤,引述時即改。例如1870頁引賈疏:“案大司樂有宿縣之事,小胥正樂縣之位,大師無縣樂之事。此大師之縣者,大師掌六律六同……。”“此大師之縣者”賈疏原作“此大師之樂者”,孫詒讓校:“‘之樂’,疑當作‘之縣’。”又如2072頁引賈疏:“此男巫於他官祭此神時,則以茅招之於四方也。”“他官”賈疏原作“地官”,孫詒讓校:“‘地’疑‘他’之誤。”再如2078頁引賈疏:“……‘孔子歌則不哭’,是出何經?”“孔子歌則不哭”賈疏原作“孔子哭則不歌”,孫詒讓校:“‘孔子哭則不歌’,疑亦當作‘孔子歌則不哭’。”如果要據賈疏改孫引,則非孫疏原貌。 (七)不注意所據版本: 9.,因而改“多”爲“又”屬下句:“廿,二十并也,古文省。’又‘卅,三十并也,古文省。’”中華本從之(3182頁)。 按:乙巳本所引出自段玉裁《周禮漢讀考》《周禮漢讀考》 “省多”之意,段玉裁《故不得據大徐本改。 10.頁,然而此從段注本作“竟”,段玉裁特地說明:“俗本作境,今正。”孫疏引《說文》往往從段注本,例如3249頁:“今本《說文·金部》云‘鋝,十一銖二十五分銖之十三也。’”所謂“今本《說文》”完全照抄段注本,大徐本則作“十銖二十五分之十三也”;2550頁,各本“杖”作“杸”。 11.(頁),然而段注本、小徐本均有“起”字。孫疏引《說文》未必從大徐本,例如144頁引《說文·見部》:“視,瞻也。從見示聲。”亦與小徐本、段注本同,大徐本無“聲”字。 12.(頁),可見乙巳本、楚本作“麋”有所本,不應視爲訛誤。 (八)不據原書改正引文訛誤: 13.乙巳本:《曲禮》云“凡祭宗廟之禮,祭用鹹鹺”。注云:“大鹹曰鹺。”然則祭祀之鹽,貴其大鹹。 楚本改“祭用鹹鹺”爲“盬曰鹹鹺”,中華本從之(頁)。 14.乙巳本:《詩·綠衣》云:“綠衣黃裏。”鄭箋云:“諸侯夫人祭服之下,鞠衣、展衣、褖衣皆以素紗爲裏。今緣衣反以黃爲裏,非其禮制也。” “今緣衣反以黃爲裏”之“緣衣”,楚本改作“綠衣”,中華本從之(589頁)。 按:“緣衣”、“綠衣”與上句“鞠衣、展衣、褖衣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