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弹性综述.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弹性综述

专业英语论文 心理弹性综述院 系:教 育 科 学 学 院专 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姓 名:董丹学 号:4 2 1 0 0 1 2 8任课教师:井婷 心理弹性综述董丹(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哈尔滨 150000)摘 要:心理弹性是一种处于逆境中能过克服危险因素,避免发展功能,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等方面受损的稳定的人格特质或能力,本文在心理健康的视角下,在对心理弹性内在结构的基础上,就心理弹性危险性因素与保护性因素,心理弹性的理论模型,研究范式,及理论应用进行了详细探讨。为改进处境不利的儿童的教育改进提供依据,并对心理弹性的研究的缺点和发展趋势做了总结。关键词:儿童 心理弹性 内在结构 研究范式 分类号 B849:C91心理弹性的概念心理弹性(Resilience,又译作复原力,韧力)研究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心理弹性这一概念颠覆了研究学者以往高风险环境下儿童发展的悲观性结论。比如,Werner Smith[1]在纵向的研究结果表明,一部分儿童即使经历了高风险环境,其发展功能仍然保持完好。关于心理弹性,到目前为止心理学界没有一致的看法。由于研究者所处于的历史时期,所依据的理论背景不尽相同。心理弹性的概念因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差异。Masten Best Gamezy[2]在1990年定义了三类弹性概念:第一类弹性指的是“克服逆境”,认为弹性是个人内部的一种具体的个人力量;第二类弹性指的是,面对急性或慢性生活压力(如父母、离婚、家庭经济困难),个体并未受到消极影响,而是成功的应付了这些压力;第三类弹性是指经历创伤后能较好的回复,即创伤没能将个体打到。这三个概念蕴含着一个共同点,即个体处于逆境仍能发展和适应良好。通过总结大量的文献,目前关于心理弹性的概念在总体上分三种:结果性定义、品质性定义、过程性定义。结果性定义:研究者们通常根据心理健康、机能、社会能力来定义弹性的结果,如Msten,Best和Garmezy就将心理弹性定义为经历压力、挫折、创伤后机能维持,也就是指处于危境中的青年的胜任行为和有效机能。品质性定义:品质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人的一种能力和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心理弹性是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灵活的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Connor认为“心理弹性是应对压力、挫折和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过程性定义:指个体在压力事件中适应良好的过程。即一种动态的适应过程。Luthar等人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的动态过程”APA Help Center提出“心理弹性是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是的良好适应过程。心理弹性的内在结构 Rutter[3][4] 提出,心理弹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与危险因素产生交互作用的因素或保护性过程。这样心理弹性的操作定义就是:具体的保护性因素的结果。研究这考察人的心理弹性的发生、发展与机制,涉及两个关键性因素:危险性因素(Risk Factor)和保护性因素(Protective Factor),也被称为心理弹性的内在结构。(一)危险性因素危险性因素是指阻碍个体正常发展,使个体更易收到伤害而得到不良发展结果的生物的、心理的、认知的活环境方面的因素。这一概念已经被研究者广泛接受和研究,特别是在对压力、逆境、挫折、创伤等处境不利儿童的研究中,更是备受关注。 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关注的对象是处于高危环境的个体以及个体所面临的危险性因素。Kopp把个体发展集个体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危险性因素分成两类:遗传或基因方面的因素、环境方面的因素。危险性因素包括气质与人格(例如神经质)、冲动性、低智商和低学业成绩、父母不良教养方式、虐待儿童、父母之间的冲突、破裂家庭、反社会性父母、社会经济因素、不良同伴影响、学校与社区的影响。危险性因素不一定导致不良的发展结果,而是增加产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对于处于不利儿童的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个体都出现预期的不良的发展结果,相反,他们鞥够正常地适应甚至从压力、逆境中成长。(二)保护性因素保护习惯因素,是指能够促进儿童或青少年良好适应的人格、社会的以及体质等方面的各种因素或资源,包括个体、家庭、社会中的影响因素。目前相当多的研究这倾向与将儿童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儿童变量,另一类是环境变量;也有不少研究这倾向与三分法,即把保护性因素分成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家庭以外的因素。心理弹性的理论模型(一)人际情境影响模型[5]人际情境影响模型重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说明人际关系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性。此模型认为感受到父母的参与、社会的支持、贫穷等等的人际情境会影响个体的自我,即感知到的能力或效能感、感知到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进而作用与个体的行为表现,导致出两样结果;消极结果、积极结果。另外个体的行为模式又会反作用与人际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