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_会谈及会谈技巧
第七章 会谈及会谈技巧 2.3 一些常见非言语行为的含义 (1)用手遮嘴 潜意识中,大脑指示手作这样的姿势以压制谎言从口而出。 摸鼻子;摸下巴;擦眼睛;紧闭嘴巴 (3)手放在口袋里 这个人一定是偷偷摸摸的,内心怯懦,可能还非常沮丧。 天气太冷了。 这个人正在寻找口袋里的小东西。 (4)打哈欠 这个人正面临着一场希望避免的困境。 很疲惫 室内氧气不足 (5)交叉双腿 防御性的,很压抑,甚至觉得充满敌意。 女性往往被教导交叉双腿以看起来更优雅 男性交叉双腿一般是因为这个姿势很舒适 (6)交叉双臂 防御性的动作,往往体现了内心的不安。这是不确定和缺乏信心的信号。 交叉双臂对这个人而言非常舒适 天太冷了 (7)瞳孔信号 感兴趣,或令人恐惧时:瞳孔放大 厌恶时:瞳孔缩小 (8)视线 视线的方向能够相当准确地指示一个人处于何种因素为主导的自我状态。 父母态:从上往下 儿童态:从下往上 成人态:平视 (9)姿势对应 当两个人在一起做融洽的交谈时,他们通常采取相似的身体姿势。 2.4 咨询时有用的非言语行为 (1)交谈时像一个有爱心的专家 用腹式呼吸 言语慢而自信 言语要发自内心(真诚) (2)制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在交谈的最初15秒内,来访者对咨询师形成第一印象… 通过用词、语调和讲话的方式,建立来访者对咨询师的信心和信任 (3)使用类似的声音 咨询师的声调在咨询开始时就应与来访者的声调相匹配 如果来访者的声音听起来平缓而悲伤,你应该轻声说话。 如果来访者的声音愤怒而响亮,你的声音应该与其接近但音调稍低于来访者。慢慢地,把你的音调调到正常水平。来访者会匹配你的音调。 (4)使用来访者的用词 尽量使用来访者的用词、用语与来访者交谈 可用俚语,但不鼓励用贬义词或不恰当的词汇 (5)其他 面部:微笑、和善 眼神:真诚地看着对方(专注) 姿态:上身前倾 点头:伴以“是”、“嗯”等以示在听和认同,给对方鼓励 使用姿势对应 我只是和你说说的。(我对你非常信任) 我确实说的是心里话。(有些担心对方的怀疑) 我只是想强调一下。(我的目的很单纯) 现在,你还想要什么。(你要得太多了) 这些都是别人告诉我的。(我没有责任的) 要倾听故事的内容、故事所表达出的来访者情感以及来访者组织故事的方式。 内容(认知) 情感 组织故事的方式 注意事项: 全神贯注 仿佛在告诉对方“我很有兴趣用我所有的感官接受你愿意传达给我的信息” 对来访者的谈话内容持非评判性的态度 留意来访者诉述时所表露出来的非言语信息 倾听和理解言语信息 核心信息是什么? 贯穿始终的主题是什么? 他(她)的观点是什么? 对他(她)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在整个环境中倾听和了解来访者 急于下结论 轻视来访者的问题 说明咨询师还不了解心理问题的实质;缺乏共情的特质 干扰、转移来访者的话题 作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 不要轻易做出;不要在来访者叙述时讲; 不要做出判断而没有解释;尽量少做这样的评判而改用别的方式 不适当地运用咨询技巧 询问过多,不利于充分表述 充分表达的重要性:宣泄作用;提供资料 概述过多 占用时间太多;觉得咨询师的领悟不足 不适当的情感反映,应适时适度 可问可不问时,少问;可说可不说时,少说。 (3)询问问题的原则: 1.能不问来访者最好,让来访者主动告诉我们他想说的话; 2.如果需要问来访者,最好使用开放式询问; 3.询问的内容,少用“为什么”(评判性); 4.提问服从于目的; 5.提出用以帮助来访者谈论具体经历、行为和情感的开放性问题; 6.在提问时将注意力焦点集中在来访者身上,即不要把焦点集中于咨询师的理论上,可以让来访者问他们自己一些问题; 7.询问是为了帮助来访者自我探索和自我了解,而不是为了满足咨询师的好奇心。 (4)提问技术: 提问揭示来访者内心的问题; 问来访者的感受和看法、他的行为动机和对未来的希望; 善于从积极方面提问; 善于提出以获得结果为目的的问题(可以知道来访者对咨询的期望、他的行为方式,有利于来访者审视自己的问题未能解决的原因); 如:你希望什么?你的目标是什么?你打算做什么? 暗示性问题 “你不认为……”“你可以……”“你不可以……” 假设性问题 “但你还没有……”“你真的不想……” 攻击性问题 “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个”你到底想说什么……“这有用吗” 内容不同的多个问题 评判性问题 A、询问的语调: 你为什么和他打架? B、将封闭式询问变为开放式询问 你跟你父母的关系好吗? 你在学校学习好吗 ? 你与班主任处的好吗? 澄清的步骤 (1)确认来访者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的内容; (2)确认需要检查的含糊或混淆的信息; (3)使用恰当的开始语,如“你能描述”、“你能澄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