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发展专项讲座内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社会发展专题讲座内容 专题一:农村社会发展综述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与其他学科一样,有其产生、传播、发展的过程。农村社会学最早产生于美国,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 一、国外农村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美国的农村社会学 1.美国农村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农村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其缘由一是美国农村现实的需要,美国南北战争后,工业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的同时,农民分化加剧,破产农民日益增多,农民为捍卫自身经济利益、赶山生活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进行了有组织的斗争,1900年,美国失去土地和不完全拥有土地的农户已占50%以上,农村社会发生了严重危机。如何认识农村、协调城乡利益、应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社会问题?二是美国社会学注重实际和应用指向的培育。美国的社会学研究价值取向轻理重实,不向欧洲那样偏重理论,而是注重实际、注重应用,也就是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及其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美国的社会学家应用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农村的实际问题,经过一定的积累也自然地创建了农村社会学。1894年,美国早期社会学家G.文森特和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主任A.W.斯莫合著的《社会研究导论》中的有关章节,论述了农村生活的特征、农村中的社会群体、人类社会由农村到城市聚居的发展等。同年,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C.R.亨德赫在校内首先开设“美国农村社会生活的社会环境”课程,一般认为这是农村社会学成为社会学分支的前奏。 最具学科意义的是1915年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的查尔斯.葛文宾(C.Galpin)发表的《一个农业社区的社会剖析》研究报告,他提出交易概念,并首次用于农村社区的界定,使农村社区的经验研究成为可能。因而,这篇报告被认为是首创的合乎科学的、有系统分析的农村社会学研究。 2.美国农业社会学的演进 20 世纪60 年代以后,由于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一步加快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城市化,导致农村人口日趋减少,城乡界限模糊不清,农村社会学传统研究领域日渐缩小,政府对农村问题研究的投入也大不如前,农村社会学家纷纷转行,独立的农村社会学系所剩无几,基本不再培养农村社会学研究人员。社会历史环境为美国促进社会学的诞生和茁壮成长提供了条件,同时变化了的社会历史环境也导致其衰落。对此,部分坚持的学者对该学科进行了反思,认为传统研究很少注重农业生产的研究,而侧重于探索农村社会中与消费有关的问题及其制度,在争论中,一部分学者在20世纪80 年代开辟了农业社会学的研究,并在美国得到一定的发展。他们力图从社会劳动的全面空间分工中研究农村,并对农村在总的发展中的作用作出解释。农业社会学是研究农业结构、农业政策、农业劳动、农业生态及其地区协调发展的学科。 3.当今美国农村社会学 进入20 世纪70 年代以后,根据美国国家统计署“城市地区”和“非城市地区”即“农村地区”的划分,前者占有5%的国土面积,后者占有95%的国土面积,其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20%,但农村人口不等于农业人口,作为国家后院的农村,在城乡融合的过程中,逐步被郊区化,富人迁入农村居住,形成了新的农村居住点。农村人口结构中,农业人口仅有8%,92 %为非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不足全社会劳动力的2%。随着科技的发展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小农场不断被大农场兼并,农场佣工制度发生了变化,为了降低成本,农场主主要雇佣季节工或临时工,而且大多是移民。这些情况说明:一是美国农村地区广大,农业人口稀少;二是美国农场家庭的年轻人向往城市生活,纷纷进城找工作,大量移民滞留和涌入农村;三是郊区化地区有增无减,城乡日趋融合;四是农村生活性质发生了变化,已日渐失去其独特性。因此,其农村社会学的研究任务和领域也顺其自然发生了很大变化。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农场制度的变革、农村中的移民问题、城乡界限问题、公共服务等。 (二)欧洲农村社会学 欧洲的农村社会学研究是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20年代。如马克思关心农民与土地关系,韦伯也关心农民生活中的土地拥有等方面的问题。但主要是理论上的,缺少经验性的研究。真正形成独立学科则是在二战以后,战后农村与城市一样面临重建和发展。欧洲社会学家引入美国农村社会学的方法,着手系统地而不是个别地研究农村重建与改组,加上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协助和推进,使欧洲的农村社会问题研究进入了一个较快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 (三)亚洲农村社会学 1.印度 印度是个文明古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亚洲仅次于中的农业大国。人口多增长迅速,近11个亿,其中,70%--80%是农村人口,1.3%的大农占有14%的土地,而50%的小农仅有1%的土地。一方面“三农”在国家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登记森严,贫富悬殊、地区差别大等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1947年独立后,在美欧等国农村社会学家的帮助下加强了农村研究,为政府的土地改革和农村发展提出了许多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