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期中试卷】河北省唐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2017—2018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命题:王经会 审题:洪杰 杜婧超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条形码填在指定区域。考试结束,将答题卡收回。
3、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卷Ⅱ用黑色水笔答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满分75分)
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人们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2.汉代,北方干旱地区盛行将农作物括种在垄沟中(如图),等幼苗长成后,通过中耕除草,逐渐把垄上的土铲下来,培在禾苗根部;到盛夏时,垄上的土已全部培在禾苗根部去了,于是庄稼的根很深,庄稼抗风和抗干早的能力增强了。这反映了当时
A.使用铁农具提高了生产力 B.农业产量已大大提高
C.农耕文明养活了更多人口 D.精耕细作的农业特点
3.北宋大文豪苏轼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佃农)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即佃农)散而田荒,日后之失必倍于今故也。”上述言论反映北宋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有所减轻
C.租佃关系开始出现 D.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
4.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开始全面整顿郡国土地并着手编制户籍,史称“版籍”“版图”。“版籍”“版图”的出现
A. 加重了农民负担 B.便利了赋税征收
C.强化了中央集权 D.确立了土地私有
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 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 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6.小???经济是古代中国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个体生产是封建农业的标志。个体生产的发展速度从根本上说取决于
A.铁农具的推广程度 B.牛力等畜力使用程度
C.封建政府重视程度 D.土地私有化发展程度
7.北魏均田制规定:贵族和官僚可以通过奴婢和耕牛另外获得土地,奴婢授田额与良民同,耕牛1头授田30亩,限4头牛。其主要影响是
A. 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B.使劳力与田业相结合促进了农业生产
C.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上以加强控制 D. 保留了贵族官僚在土地数量上的优势
8.史书记载,盛唐时期邢窑白瓷“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这反映了盛唐时期
A.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B.政府向全国推销白瓷产品
C.唐朝白瓷生产技术已经成熟 D.邢窑制瓷技术在全国推广
9.唐代,尚书省之下设有工部,“掌天下百工、屯田、山泽之政令”。工部之下又设有工部司,“掌经营兴造之众务,凡城池之修浚、土木之缮葺、工匠之程式,咸经度之”。由此可见在唐代
A.尚书省是三省之中最重要的部门
B.尚书省是官营手工业的最高政务部门
C.手工业行业和种类已经非常繁杂
D.官营手工业在手工业中处于垄断地位
10.假如你为一部以唐玄宗时期为历史背景的古装电影担任历史顾问,你认为以下情节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项是
A.主人公在晋商会馆里喝茶 B.主人公在尚书省担任三司使
C.主人公屋内摆放着一件精美的青花瓷 ??D.长安城里有很多的外国商人
11.据史书记载,明朝时成都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但“千里无一桑株”;四川的阆中“家种桑而人饲养”,却不搞丝织业。这些现象反映了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城市规模的扩大 D.长途运输的便利
12.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