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丹霞申遗台前幕后
中国丹霞申遗台前幕后
随着“晒申遗成本”、“门票涨价”、“保护工作难” 的声音此起彼伏,申遗成功的“中国丹霞”被置于了风口浪尖
晨曦下,一对老夫妇站在观景台上不停地变换着角度,按着相机快门,阳元石一次次在他们的相机里定格。
这对老夫妇来自汕头,是摄影爱好者。他们已在丹霞山守了三天了,希望能拍到最美的“丹霞”时刻。“中国丹霞”申遗成功,即刻让广东韶关丹霞山游客同比暴增十七成,其他五个地区亦都出现客流高峰。
“世遗”名片的作用开始显现,但其背后的角力却鲜为人知。
丹霞山的17年申遗路
“‘中国丹霞’申遗以韶关丹霞山为命名地,却没位列第一,这对于韶关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韶关市丹霞山名胜区管委员会副主任候荣丰说。
中国最早开始研究丹霞地貌距今已有82年了。中山大学对丹霞地貌的研究一直领先于国内同行,经陈国达、曾昭璇、黄进等人师传,到彭华已是第四代研究者。
早在1993年第一届全国旅游地貌学术讨论会上,中山大学教授彭华提议丹霞山申遗。但没有引起韶关当局重视,之后7年韶关市几经研讨,均认为“暂时不宜”而搁置。2004年初,丹霞山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首批28家世界地质公园之一。彭华再次提出,丹霞山的下一个目标是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但由于当时丹霞山隶属于韶关市仁化县,以一县之力难成气候,韶关市政府仍未予响应,申遗之事再次流产。
转折发生在2006年,在第十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研究会上,湖南?山提出全国丹霞地貌联合申遗的建议,得到各景点的积极响应。同年11月底,国家建设部确定?山为国内八大丹霞景区联合申遗的牵头者。
丹霞地貌申遗正式拉开了序幕。
尽管韶关丹霞山是发育最成熟的丹霞地貌,但却与“中国丹霞”第一把交椅失之交臂,有官员认为,首先广东省没有把旅游业放置省级高度来对待,认为旅游业投入大,效益慢。其次是韶关地方经济能量相对较弱,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第一阶段的申遗准备工作评估中,广东丹霞山被评为最差。一度有传言说,作为丹霞地貌命名地的丹霞山,可能落选申遗大名单,这让韶关申遗人员捏一把汗。
与韶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湖南举全省之力,快速开展?山申遗各项工作。?山所在的新宁县在一个月内筹资2080万元收回了?山核心景区经营权;景区5.6公里游步道改造和2.6公里悬空栈道新建,从设计到竣工仅用了半年多时间。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王智光说,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已是世界自然遗产,打造“北有张家界、南有?山”的旅游格局这种思路也得到国家住建部领导的认可。
韶关最初的不积极大约与申遗之经济投入有关,甘肃张掖丹霞就因资金缺口退出了申遗。但最终这一次的申遗得到了广东省的支持,副省长林木声亲自出任申遗组组长。
韶关市市长郑振涛前后五次到丹霞山现场办公,并承诺市财政连续5年,每年贴息200万元支持丹霞山申遗融资工作。
遭遇 “defer”后的外交角力
申遗最初使用的名称“丹霞地貌”,但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专家认为这只是中国学者的命名。而丹霞地貌所处的地层,国际地学界已有定论,叫做“红层”。
中国学者研究近90年的丹霞地貌一朝被否,对此,彭华解释说,丹霞地貌的学科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这是一个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学科,国际上还没有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当IUCN专家建议用“丹霞景观”代替“丹霞地貌”来申遗时,彭华坚决反对:“如果一堆红色石头景观都可以申遗,‘世界自然遗产’的价值也太低了吧!”在他看来,“景观”失去了地理地质学上的意义,贬低了中国学者研究了近一个世纪的学术成果。经一番辩论,一个折中方案被采纳――申遗名称中的“丹霞地貌”改为“中国丹霞”。
在最初的申报中,包括了湖南?山、万佛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冠豸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方岩,但后来经过反复讨论与沟通,“中国丹霞”申报提名地缩减为6个,即湖南?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
2009年1月,“中国丹霞”在全国180多家自然遗产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中国政府2010年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唯一项目向联合国申报。
同年9月,“中国丹霞”迎来初考――IUCN实地考察评估,考察后形成的评估报告将提交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作为表决参考。今年4月20日,中国丹霞申遗办得到了大致的消息:IUCN审议决定给中国丹霞“defer”(重新申报)的评估建议。
遭遇“defer”, 意味着“中国丹霞”今年彻底失败,要回家“复读”,重新再来。
这在中国20多年的申报世界遗产工作中,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尽管当时没有得到正式文件证实,但我们都感受到了挫败感和巨大的压力。”中国丹霞申遗办副主任王晓良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