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不良反应研究方法及预防探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不良反应研究方法及预防探讨

中药不良反应研究方法及预防探讨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7.008   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   临床用药不遵循辨证论治原则:中医是通过辨证的方法,根据病因、病机的发展变化,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确定治则、治法,组方遣药的。李东垣《珍珠囊补遗药性赋》云:“药有寒热温凉之性,酸苦甘淡辛咸之味,升降浮沉之能,厚薄轻重之用,或气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气异……豁然贯通,始可以言医。”如风寒束表,恶寒发热,无汗身痛之表实证,以生麻黄为主,配伍桂枝、杏仁等,并注意麻黄后下,煎后热服等事项,才可收汗出表解,诸症皆消之效果。与此相反,若属表虚自汗,阴虚内热而误用麻黄等辛温之剂,则可有大汗亡阳伤阴亡命之弊。如大补元气之人参,仅适用于气虚脉微、喘气懒言、自汗等气虚证,而实证、热证及正气不虚者须慎用。还有,脾胃气虚、食少便溏者,应慎用清热药,以防苦寒化燥而伤阴,清热不成反致阴虚血燥及气虚者须慎用芳香化湿药,以防温燥而伤阴。   滥用、误用中药:明代张景岳有“无药无毒”的说法。目前有很多人认为“中药有病治病,无病防身”,滥用或长期服用中药或中成药。如被誉为“国老”之甘草,因其性甘味平,归心、肺、脾、胃经,可升可降,可补可泻,可内可外,药效和缓,能解百毒,有“十方九草”之称,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甘草长期大量服用会出现胸闷、水肿、低血钾、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甘草的主要成分是甘草酸、甘草天素、甘草次酸及甘草多糖等。甘草酸具有糖皮质激素样物质会使血糖上升,血压上升。所以当它与降血糖[1]、降血压的药物合用时,会抵消或降低降血糖、降血压药物的降糖、降压作用。   中西药的不合理配伍:如丹参及其制剂与维生素C类合用,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二者的作用减退或消失;与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凝血药物合用,由于作用增强,而发生出血现象。麻黄及其制剂与异烟肼、痢特灵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因麻黄碱能促使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的释放,而后者则妨碍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的灭活,结果造成两种递质的蓄积而引起头痛、恶心、腹痛或血压升高。中药乌梅、山萸肉、五味子及其制剂均含有机酸,不宜与氨茶碱、苏打片、??舒平合用,因各自成分中酸碱中和反应使得疗效下降[2],与磺胺类药物同用,因磺胺在酸性尿中易析出结晶,可引起结晶尿、血尿或尿闭。含钙较高的石膏、牡蛎、珍珠不宜与洋地黄、地高辛等强心苷类药合用,因钙离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与强心苷有协同作用,从而增强强心苷的作用和毒性[3]。   违反中药的用药原则:有些人视中药为安全保健之品,而不加选择、随心所欲使用,导致不良反应时有发生。据报道,同时用7~8种药物的病人,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左右,而同时用药超过11种以上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将会增加3倍。对于组方中有川乌、草乌的不先煎;有大黄、木香的不后下;有旋覆花、车前子的不包煎,而与其他药物同煮共煎,导致药物的毒性增加,药效降低,或引起咽喉或消化道的不良刺激等不良反应。还有的组方中同时出现了甘草与海藻、巴豆与牵牛、丁香与郁金等配伍禁忌;解表药与芳香药不宜久煎,而贝壳、矿物药需久煎;滋补药与安眠药禁用浓茶水送服等。殊不知,藐视中药的特殊性及其特点,不但收不到预期的疗效,反而会招致毒副反应,对人体造成极大的损害。   中药品种的混乱:随着中药市场及其产品的扩展,大多数中药已由野生变为家种,不少“地道药材”也被“道地药农”普及化种植。因此,中药品种复杂混乱,中药饮片质量下降,是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又一关键因素。如人参用商路根伪制、天麻用大丽菊、芭蕉块茎伪制,桃仁与杏仁互为混用,节菖蒲与石菖蒲不分。还有的药材中残留有机农药严重超标,以及药用与非药用部位混为一体,也对人体造成危害。可见加强中药品种及其质量管理,提高中药的现代检测手段,也是减少不良反应的基本条件。   忽视中药炮制:如川草乌含有毒性极强的乌头碱,生品口服0?2mg令人中毒,3~4mg可将人毒死,通过加热方法进行煮制或蒸制,使其一步步水解成毒性极小的乌头次碱或乌头原碱,而药效不变、可供内服。若乌头碱尚未水解,服用后便会发生中毒。中毒后产生早搏、心律紊乱、心房颤动,甚至死亡。砂烫马钱子不但可降低毒性成分士的宁的含量,也便于粉碎制剂。半夏,辛温有毒,生用能使人呕吐,咽痛失音,炮制后可降低毒性并缓和药性。其中清半夏用白矾制偏于燥湿化痰,姜半夏用生姜、白矾制善于止呕,法半夏用甘草、石灰制偏于燥湿和胃。可见,不同的炮制方法可获取不同的药物作用,通过炮制不但可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且可改变药物的性能,发挥其特有的治疗作用。   中药新剂型的应用:中药已由原来的丸散膏丹剂逐渐向浓缩丸、栓剂、胶囊剂及注射剂等新剂型转变。其给药途径已由原来起效慢、作用温和的口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