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冬天早晨 心梗多四成
冬天早晨 心梗多四成
编者按:新年伊始,洪昭光教授又为我们带来了最新的健康力作。作为多年从事临床研究的心血管病专家,洪教授对寒冷时节里的广大读者更为关注,他特别提醒大家,要小心冬季清晨的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发时段,从生活方式入手,做到三个“补”、三个“一”,平平安安地度过寒冷的冬天。
冬季清晨 心梗发病的“额外高峰”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最严重的心血管病之一,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都很高,近年来不仅发病率继续增高,而且还呈现低龄化趋势,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在最近国家公布的各类医保都必须覆盖的6种最严重的疾病中,急性心肌梗死紧随肿瘤之后,名列第二。
仔细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规律可以看到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一年之中冬季多,二是一天之中早晨多。其实一百多年前,学者们已经观察到心肌梗死的季节性和时辰性规律了。上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开展的全球性“莫尼卡”研究,在北京74万自然人群的检测中也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与气温呈明显的逆相关,即气温越低,发病率越高。
近来北京安贞医院在一组连续2年共580例急性心肌梗死,其中男性428例,女性152例的研究中发现:冬季(11月~次年2月)发病226例,占全年39%。其中在60岁以上的老年组中,春、夏、秋三季8个月的月平均发病为23例,而冬季4个月的月平均发病为33例,冬季比其他三季的月平均发病人数增高43%。研究还发现,急性心梗发病还与时辰有关,尤其在60岁以上老年组中更明显,早上5~6点,发病率最低;7~8点是5~6点的2倍;8~9点是5~6点的3.1倍,与美国学者报告的约40%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在上午这个“魔鬼时段”基本一致。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季节和时辰规律呢?
简单的说,是“天人合一”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反映。天气寒冷,气温下降,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并使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加,纤溶活性下降,血液处于高凝低溶状态,同时激活血小板使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血液黏度增加,易于形成动脉血栓。在清晨,由于生物钟效应,随着太阳升起,大脑思维开始活跃,交感神经张力增高,血中肾上腺素、儿茶酚胺,及皮质激素浓度升高,体内生理代谢增强,综合一系列变化,使心脑局部血管狭窄及缺血加重,并促使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损伤或破裂,造成动脉血栓形成,使血管堵塞。
面对心梗 一两预防胜过一磅治疗
其中老年人因生理功能下降,代偿能力减退,加上原有病变,使冷天及清晨的不利影响如雪上加霜,表现得更加明显。
那么,怎么预防呢?
就整个人群心血管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等发病率不断上升而言,这个预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十分复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必须从小抓起,从教育抓起,持之以恒,几十年才能见效。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是“起源于少年,根植于青年,发展在中年,发病在老年”的慢性病理过程,等到“瓜熟蒂落”时才抓,为时已晚。据国际经验,最重要的是控制以下9种危险因素:血脂异常、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缺乏运动、缺少蔬菜水果、紧张心理和酗酒。
但对于冬季清晨发病率猛增40%的“额外高峰”来说,则是完全可以有效预防的,可以用“一两预防胜过一磅治疗”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来预防冬天早晨的发病高峰,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想想每一例的急性心肌梗死都使病人受罪,亲人流泪,甚至家庭破碎,还带上几万的花费,这样看来,“预防为主”是怎么强调都不会过分了。
预防“冬季高峰” 关键是三个“补”
一是补营养。中医自古以来就强调“冬补”,就是未雨绸缪。营养好,体质好,就不怕冷。补法中以炖补为佳,不用煎、炒、烹炸,用的油盐少,炖补时间长,有利于营养消化吸收,而且炖补可以加入适当药材,以增强疗效,在精心配制中使“食疗、药疗、心疗”和“营养、美味、文化”有机融合成有中国特色的补品。其中萝卜羊肉汤就是冬补绝配,羊肉脂肪少,蛋白质比例比猪、牛、鸡、兔高,有最佳的“蛋白质热动力效应”,吃后周身暖和,身体不怕冷。
二是补热量。这是指做好头、手、足保暖,防止热量散发。冬天在室外,身体热量有40%是由头部散发,老人外出,要准备好帽子、围巾、口罩,最好穿两双袜子,因为寒由脚下生。足部受寒会立即反射到咽喉部及内脏小血管收缩,使抵抗力下降。动物实验鸡的研究表明:鸡的体温高,不易患感冒,但把鸡的双足泡在冰水中10分钟,鸡很快染上感冒,冬天常用热水泡手泡脚,可扩张咽喉及内脏血管,改善微循环,提高抵抗力。另外,冷天外出回来后,还应该喝杯热的姜糖水,帮助祛寒。
三是补水份。充足的水份可防止血液浓缩和黏稠,改善外周循环,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很关键。研究表明:充足的水份能防高寒地带手足冻伤,防夏天的高温中暑,能预防多种疾病。一天喝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