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秒不歇,儿子呼吸在妈妈手心
分秒不歇,儿子呼吸在妈妈手心
在建材店打短工的张慧芬遇到了一个天大的难题:出生三个月的儿子一旦睡着,就随时可能因呼吸衰竭死亡!孩子只有靠呼吸机才能维持生命――而买一台呼吸机需要8万元;在医院就诊,一天需要300元钱。
鲜嫩的生命就这样慢慢凋谢。绝望中,张慧芬却发现用5元钱就能挽回孩子的生命。穷妈妈能否创造奇迹呢?
新生儿睡着就可能死去
那是7年前的一个冬夜,四川盐亭县城郊云溪镇万安村村民张慧芬一觉醒来,发现身旁熟睡的儿子兰科张着嘴巴急促地吐气,两颊憋得通红,浑身不停抖动。在村里做过几年赤脚医生的她料到大事不好,忙叫醒丈夫兰广智,两人踩着自行车,把孩子往镇医院送。
兰科是个苦命孩子,在妈妈肚子里呆了七个月就来到世上,刚出生,便发现肺透明膜没发育完全,被盐亭县肿瘤医院诊断为肺癌。这么小的孩子,没法做手术和化疗,只有用药物抑制癌细胞生长。兰科常被病痛折磨得彻夜啼哭。没想到事隔两个月,他又出现了呼吸不畅的危险症状。
经过医生紧急抢救,兰科的呼吸渐渐平息下来,但不到10分钟,兰科又颤抖起来,换气不匀,难受得哇哇大哭。医生再次做了抢救措施。
半小时后,见兰科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医生拔下了氧气管。可兰科闭上眼睛睡去不到两分钟,险情又发生了:他张嘴吐气,嘴唇发紫,浑身冰凉。医生只得吩咐张慧芬千万别让孩子睡着,赶紧送往县肿瘤医院。
这时,张慧芬明白了:儿子得了一种怪病,只要睡着就会发生危险。
到达县肿瘤医院时,已是凌晨两点多了,张慧芬夫妇只有坐在医院的长凳上,想各种法子折腾儿子,不让他睡。婴儿夜里不睡觉,这多么残忍,兰科的嗓子都哭哑了。
上午10点,兰科的病情得到确诊。因为他年纪太小,肺癌已导致他的呼吸功能衰竭,要想治愈肺病,几乎不大可能。医生遗憾地说:“患儿随时可能死亡。”
兰广智劝妻子说:“医生都没办法的事,听天由命吧。好在我们还年轻,可以再生一个。”“不!”张慧芬哭着问:“真的没办法了吗?”医生为难地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用呼吸机帮他正常呼吸,但??用你们能承受吗?”
使用呼吸机每小时需要十元,加上住院的各种费用,一天至少得二三百元,而兰广智只是个泥巴匠,张慧芬在县城一家建材店帮工,夫妻俩一个月的总收入才七八百元。
但张慧芬豁出去了,“就是能延长他一个小时的生命,我们也不放弃,他能活一个小时,就不能让他遭一个小时的罪!”兰科再次被送到急救室。看到儿子在呼吸机的帮助下,均匀地呼吸,静静地睡着了,张慧芬才放心地拽过丈夫说:“走,凑钱去。”
给儿子造一台山寨呼吸机
兰广智夫妻回到家,顾不上喝口水,就分头找亲戚朋友借钱。好多人劝张慧芬要理性一点:花再多的钱,孩子离开呼吸机就会死,有必要这么做吗?张慧芬坚持说:“没有一个母亲,能忍心让自己的孩子等死。”
亲人们看她这么坚定,纷纷解囊相助,一周时间,就凑集了1.5万多元,够孩子在医院住上两个月了。
邻居们也跑来嘘寒问暖。兰广智的自行车太烂了,修理店的李德山大叔把收购来的一辆二手摩托车修好,送给他们,好让他们往返医院时节省点时间。村委会主任还在大喇叭上动员各家各户捐款。兰广智家的三间平房紧靠大公路,夫妻俩腾出来卖给废品回收站,自己搬到村里废弃的保管室住。
倾其所有,最多也只能维持兰科住院两年的花费。这显然不是张慧芬的目标。她打听到了,不住医院,买台呼吸机放家里供兰科用,需要8万多元。张慧芬突然想到:李德山大叔那么聪明,能捣鼓出各式两轮车、三轮车,能不能捣鼓出一台呼吸机?
李德山听完张慧芬的想法,摇头说:“这怎么成?呼吸机是高科技的玩意,不是我这个大老粗能玩的。”张慧芬把李德山带到医院,指着呼吸机说:“我觉得它跟修理店里的加气筒差不多,都是一头加气一头出气。呼吸机是加气筒,我儿子的肺就是轮胎。”李德山还是不相信自己能做出这么高端的加气筒。
张慧芬失望地走出医院,满大街兜转,边走边想心思。这天,她来到公园里,看见有个卖气球的老太太,用手捏着一只黄色的、圆溜溜的东西在给气球加气,捏几下,气球的气就加满了。老太太告诉她,这叫加气筒,不仅对气球,对自行车轮胎、皮球都可以加气,5元钱一个。张慧芬一拍大腿,太好了,买了个加气筒就往医院跑。张慧芬找到医生说,我已经看明白了,呼吸机与气球加气筒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气压来交换气体。只要能让我儿子的肺部有规律地运转,使他肺部的呼吸形成相对气压,持续不断地工作,就能维持生命!“是这个道理!”医生赞许地看着她。
对一个贫穷的家庭来说,这可是唯一能拯救儿子的方法了,张慧芬义无反顾地在手术单上签了字。
针对张慧芬的想法,医院给兰科的气管里安放了一段简易的仿生气管,气管一头从兰科的鼻孔里伸出来,外接在那个手捏式加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