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护理体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护理体会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护理体会   摘 要 目的:总结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5例创伤患者出现创伤应激障碍后,在做好创伤治疗以及并发症防治的同时,积极给予患者关心、向上诱导与鼓励。结果:15例创伤患者患应激障碍经过药物治疗与精心的护理,13例逐渐康复,2例需转专科进一步治疗。结论:创伤后患应激障碍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积极给予患者关心、向上诱导与鼓励可逐渐康复。   关键词 创伤 应激障碍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7.250   AbstractObjective:to summarize experience on nursing patients with post trauma stress disorder.Method:Besides treatment on trauma and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15 patients with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were positively encouraged and cared.Result:Of all the 15 patients,13 were gradually recovered and only 2 were required to further special treatment.Conclusion:The positive encouragement is helpful in the recovery of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Key words trauma;stress disorder;nursing?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闯入性的创伤体验,回避与情感麻木,持续的高警惕[1]。本文通过对15例创伤后并发PTSD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救治的PTSD患者15例,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4~56岁,平均33?2岁。15例均为创伤患者,10例为全身不同部位骨折,5例为全身多出软组织及内脏挫裂伤。入院后出现抑郁及不能言语5例,躁狂及歇斯底里8例,记忆力及判断力减退11例,持续噩梦及警觉性提高13例。15例患者入院前已行头颅CT检查,均无颅骨骨折、颅内出血及脑挫伤等颅内病变。   方法:15例患者经《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U)诊断为PTSD,对这类患者进行建立档案,由专人负责全程用药治疗指导监督及预防并发症,并积极给予患者关心、向上诱导与鼓励。   护 理   早期发现及时防治。15例创伤患者伤情严重,应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进行严密监护,除了观察重要的伤情外,包括可能迟发的并发症[2],如后期可能出现的腹腔出血、失血性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等,还应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表情、行为、言语、睡眠等异常的表现。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报告。早期有些患者表现情???低落、不言语,身体伤残给其带来莫大的痛苦,表现为绝望、悲伤等抑郁表现。对这类患者护士应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精神心理教育与帮助。主动与患者或家属交谈,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发现异常行为及时予以干预并加强病房设施的安全检查,严格做好药品及危险品的排查工作,服药时必须监督服入口后方可离开。及时向单位领导、同事、亲朋好友如实介绍患者精神创伤的原因与实质,同时给予积极向上的诱导与鼓励,给予患者关心与安慰。护士应以病人为中心,深入病房解释和疏导,鼓励患者说出心中的苦恼,重塑患者的自信心,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充分利用和发挥家庭与社会支持的功能,积极争取家属和单位领导更多的关心、鼓励和帮助,让患者倍感温暖,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随着病程的延长和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甚至受伤部位功能不能恢复等,再加之治疗费的昂贵,面对痛苦的现实,都可能导致患者产生无望感,从而出现抑郁、烦躁不安、失眠、拒绝治疗或者对护士发脾气。对这类患者护士必须沉着、冷静,动作轻柔,当患者出现情绪反应时,护士应提高警觉性。本组1例患者发作时意识模糊、表情紧张、动作紊乱、定向障碍,并自行拔除输液管,护士立即与家属一起予以心理疏导,语气温和地顺应患者的情绪变化,引导他分散注意力,四肢给予保护性约束带约束,加强各种管道的固定,遵医嘱给予冬眠合剂后使患者安静入睡;2例患者发作时烦躁不安、自言自语,经肌注安定和及时的心理安慰后逐渐安静入睡。   重视患者的心理动态观察,加强心理干预[3]。护理工作在整个病程都要注意观察,护士不能对患者的幻觉进行批评或嘲笑,也不与患者争论幻觉的内容,但可以否认幻觉的存在,给予心理疏导和情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