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紫色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密度.docVIP

重庆紫色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密度.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紫色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密度.doc

重庆紫色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密度   土壤有机碳是微生物分解植物残体释放养分的能量资源,对于维持土壤物理特性、提供微生物基质、养分的缓冲与供给和温室气体的释放与储存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对土壤有机碳库的研究尤为重要。土壤有机碳主要包括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分解产物,其储量主要由植物枯枝落叶层的输入和有机碳的分解速率决定,而人为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能通过与生境扰动相结合影响土壤有机碳氧化速率、团聚体形成、微生物活性、排水能力与侵蚀速率,同时改变进入土壤的植物残体数量与种类来影响土壤碳含量与转化。   自 1850 年以来的土地利用改变已导致 120 Pg C 释放入空气中,特别是森林向农业生态系统的转变将导致土壤有机碳储量减少 20% ~50%,而森林转变为草地也将导致 20% 土壤有机碳的减少。鉴于土地利用的改变导致的有机碳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与土壤质量变化的重要性,国内外学者对有机碳变化已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是,土地利用改变对土壤碳的影响依赖于作物类型、植被种植年限、枯枝落叶与根系输入速率和分解能力以及碳在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分布,同时受气候与土壤条件的制约,因此已有研究均具有各自研究区域的特点,具有各自的局限性,且当前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土壤表层,但深层土壤特别是含有较多根系的土壤反映巨大的碳库。为此,笔者开展了对重庆典型丘陵山区紫色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密度的研究,为区域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提供理论。   1、 材料与方法   1. 1 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地点位于重庆市荣昌县吴家镇大坝村,地理坐标位于 N 29°38’50″ ~29°39’20″,E 105°23’37″ ~105°24’19″。气候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7 ,年降雨量 1 117 mm,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地貌为丘陵,土壤以遂宁组母质发育的红棕紫泥为主。   目前,研究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包括旱地、水田、撂荒地和林地。其中,旱地主要进行玉米 - 小麦轮作制度,水田作物为水稻,撂荒地为原有旱地撂荒 8 年以上形成,常年被白茅草覆盖,土壤中根系较多,而现有林地全部为人工林,树种为柏树,生长年限 12 年,地面生长有少量的白茅草。   1. 2 采样方法 根据研究区域现有土地利用类型,选择旱地、水田、撂荒地和人工林 4 种土地利用类型。每种土地利用类型设置 3 块样地。在样地选择时,为了避免环境因素造成的影响,减少样地间差异,所选样地环境条件大体相似,即样地均选择在较平缓的地段,且坡向和土壤类型基本相同。每个样地挖掘 3 ~5 个剖面。采样时,先去除地面凋落物,分0 ~ 5、5 ~ 10、10 ~ 20、20 ~ 40 cm 4 层采集,然后将各样地的剖面土样分层混合,去除石砾、根系和土壤动物等,用四分法采集样品,带回室内后自然风干,供土壤养分分析。   1. 3 样品测定 土壤有机碳采用 K2Cr2O7外加热法测定   土壤容重( BD) 采用环刀法,105 烘干测定。   1. 4 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 SPSS13. 0 软件,方差分析采用 LSD 法; 图表用 sigmaplot10. 0 制作。有机碳密度( SOCi)计算公式为:      式中,SOCi为特定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密度( t/hm2) ; Ci为第 i层土壤的有机碳含量( g/kg) ; ρi为第 i 层土壤容重( g/cm3) ;Ti为第 i 层土壤厚度( cm) ; n 为土层数。   2、 结果与分析   2. 1 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 图 1 表明,4 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在 3. 59 ~7. 44 g/kg 间,但水田和林地相比旱地、撂荒地更利于有机碳的积累,其有机碳含量高达45% ~ 52% 。结合有机碳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层分布情况,可知林地有机碳含量在 0 ~5 cm 土层达最大值,为 13. 16g /kg,比水田、撂荒地、旱地有机碳含量高 60% ~ 170% ,但是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林地有机碳含量急剧递减,与撂荒地、旱地间差异不明显。水田有机碳含量在 0 ~5 cm 土层明显小于林地,与旱地、撂荒地差异较小,土层厚度增加到 10 cm后水田有机碳含量表现出最大值,相比林地、旱地、撂荒地高50% ~ 190% ,差异达到 0. 05 显著水平,说明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林地、旱地、撂荒地有机碳含量的降低速度明显高于水田。撂荒地、旱地有机碳含量在整个剖面中均小于水田、林地,其中又以旱地有机碳含量最小。   图 1 还表明,有机碳含量总体表现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趋势,林地、撂荒地有机碳含量受土层深度变化的影响较大。相比 0 ~5 cm 土层,20 ~40 cm 土层有机碳含量分别下降了7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