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德国拜耳工人一席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和德国拜耳工人一席谈

转载 与德国拜耳工人一席谈 原文地址:与德国拜耳工人一席谈作者:工人世界 与德国拜耳工人一席谈 三,02/02/2011-03:14-wkf 作者:张平山 转自:2010年10月13日,天气晴朗。我们从科隆出发,驱车前往位于莱茵河东岸的城镇莱沃库森(leverkusen)--世界著名的三大化工企业之一,也是德国三大产业支柱之一,医药化工巨头拜耳集团总部所在地[1]。当地的主要产业就是汽车和医药化工。我们要拜访的从事劳工服务的相互作用团体就在此地。几位工人被邀来为我们介绍自己的境况。不过,这里且从拜耳与环保谈起吧。 拜耳的环保与污染备忘录 先说说科隆。科隆是一座美丽的城市,高楼不多,住宅楼大抵在五六层以下,样式和颜色搭配都很和谐美观。家家户户的阳台上总有鲜花,墙上常有藤萝等攀援植物。自然与文明似乎融合无间,相得益彰。私家小汽车虽然和在中国城市里一样多得难以找到停车位,但也有越来越多支持环保的人士改以单车(即自行车)代步。水龙头里的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空气是清新的,这样的空气在中国一般的大中城市里已经享受不到了。这跟环保运动的兴起以及污染工业的大量外移有关。一位来访者说:以前看到欧洲城市的照片,以为只是摄影家或旅行者在少数漂亮地方选景拍摄的,来了才知道,原来这里的景观处处宜人,就连店铺的招牌和广告也颇有些品位,不像大陆那样普遍带着粗俗或暴发户式的张扬。莱沃库森也是如此:处处都是可以入画的景致,不论是自然风光、住宅区、小公园还是临街店面。如果你到拜耳的网页上看看,会发现环保名列它的四大目标之首。拜耳在美国的分公司曾被美国化学理事会(ACC)授予2002年度大公司责任关怀领导奖,以表彰其对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再对照这里的小区环境,兴许你会忍不住伸出大拇指赞叹道:这真是个恪守企业社会责任、奉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标兵企业啊! 不过且慢…先听听知情的德国人士的介绍吧: 拜耳公司的前身是一家染料企业,1863年创办于今天德国乌珀塔尔市的巴门(Barmen),1891年在莱沃库森买地建厂,1912年将总部迁移到莱沃库森。这里早年是个渔村,拜耳公司建厂之后,才开始发展为小城镇。初期扩建时,拜耳公司曾经在农民的土地施放毒物,污染了土地,当地农民没法耕种务农,只好到拜耳的工厂上班。生产过程中,有毒废料未经处理就弃置堆放在周边,在这片土地上建房入住的人,有的因而中毒死去。至今城里仍有部份土地没有用来建房,因为地下埋着拜耳工厂的有毒废料。遭殃的不只土壤,还有水源。为此,市政府只好把地下水抽到远离莱茵河的地方,以防有化工原料污染过的地下水流入河里。 经过如此这般的原始积累之后,大老板是否洗心革面,改邪归正,回馈社会了呢?不妨抄录几则消息,权且称为拜耳的环保备忘录吧: 1970年代,拜耳控股的位于墨西哥的某工厂造成了附近城镇严重的铬酸盐污染。废料被弃置在工厂四周;街上的坑洞用铬块任意填补。污染物还进入水源。结果,儿童开始身体酸痛,当地有人因此死亡,还有人因铬中毒引起皮肤反应。后来该厂被墨西哥卫生部门关闭。包括员工和居民在内的受害者,还有一些肺癌的病例,无望得到赔偿。[2] 1986年11月26日,拜耳公司的甲醇流入莱茵河,造成河水污染。 1997年5月,拜耳公司被美国环保署宣布为最严重的污染者。 1993年,拜耳规划在台中县设厂,生产剧毒的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尽管台湾政府给予大量优惠条件,但民众和环保团体忧虑工厂排放光气或其它有毒物质外泄的危险,群起杯葛,要诉诸公投。环保团体质疑拜耳生产TDI而非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是在转移落后产业,因为发达国家正大力提倡以MDI替代高毒的TDI。尽管拜耳信誓旦旦保证工厂的环保与安全生产措施,但言犹在耳,德国本土的拜耳化工厂却发生了一起二胺基甲笨外泄事件。1998年,拜耳被迫从台湾撤资,转而在美国、中国大陆设厂并大打环保牌,诸如举办拜耳青年环境特使活动云云。 … 拜耳现状--外判分流裁员 在相互作用机构里,最先为我们做介绍的是拜耳的工人X。 1976年X在拜耳公司上班时,员工总共有5万名,现在老公司里只剩下1万人了。工厂主要从事医药和特殊材料的生产。从1995年开始,一些车间和产品陆续被卖掉。在拜耳公司原址上,目前已有了50家公司。原属拜耳的化学工业如今已卖给一家叫旺盛的公司,有4千工人。该公司现已独立上市,与拜耳脱离关系了。拜耳的其它一些工厂也都卖给别的公司。包括物流在内的所有后勤工作则外包给服务公司。拜耳曾有自己的印刷公司,后来负责印刷公司的老板把公司接收了自己干。能源部份单独成立的公司有2000名员工,拜耳持有50%股份。拜耳在物流公司也有股份。还有原来由拜耳自己生产的产品也陆续分流给其它公司。 150年前,拜耳从事化工行业时,就是由染料起家的。由于生产成本昂贵,所以生产染料的公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