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干扰素-α抗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docVIP

长效干扰素-α抗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效干扰素-α抗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

长效干扰素-α抗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   【摘要】 干扰素-α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主要药物之一,但因半衰期短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开发出的长效干扰素,如聚乙二醇干扰素、白蛋白融合干扰素及干扰素脂质体等,因消除缓慢、使用方便、疗效稳定,有逐渐取代普通干扰素的趋势。   【关键词】 长效干扰素;病毒性肝炎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人和动物细胞受到适宜的刺激时产生的一种微量的、具有高度生物学活性的蛋白,一般分为I型和Ⅱ型。I型干扰素主要有IFN-α、IFN.β、IFN.ω等。IFN-α是由单核细胞产生的相对分子量(NW)为18 000的多肽,通过在细胞内诱发抗病毒状态和调节免疫系统,达到中和病毒或清除受病毒感染细胞的目的。按氨基酸序列的不同,IFN-α可分为IFN-α.1b、IFN-α.2a、IFN-α.2b等。Ⅱ型又称免疫干扰素,即γ干扰素,主要是由T细胞产生的相对分子量21 000~24 000的单体糖蛋白,主要参与诱导组织相容性抗原(MHC)的表达和免疫调节效应,其抗病毒作用比I型干扰素弱。IFN-α广泛用于临床,如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其中用于病毒性肝炎治疗的研究发展迅速。IFN-α治疗慢性乙肝或丙肝时一般采用3 MU皮下注射,每日1 次或每周3 次,疗程长达4~6 个月,患者很难坚持;同时,IFN-α的半衰期较短(只有4 h),药物很快被代谢,在用药期间有一段时间处于有效血药浓度以下,体内的病毒又重新复制,不能持久地抑制病毒。为克服以上不足,人们又开发出了多种类型的长效IFN-α,如聚乙二醇干扰素、白蛋白融合干扰素及干扰素脂质体等。本文拟就长效IFN-α的抗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聚乙二醇干扰素      为了增加IFNα在体内的半衰期,现在广泛采用的是聚乙二醇(PEG)修饰法。PEG是一种无活性的水溶性多聚体,与蛋白质连接可增加其分子量,提高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同时改变药物的代谢动力学特性,减缓排泄速度,延长半衰期,还缩小了体内血药峰谷浓度差。目前已上市的有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其半衰期分别为77~90 h和36~40 h[1]。单剂量给予1.0 μg/kg PEG.IFNα.2b,在血液循环中的有效量可维持7 d,因此可每周给药一次[2]。   1.1 聚乙二醇干扰素对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PEG.IFNα治疗乙型肝炎患者效果要优于IFNα和拉米夫定。例如:Cooksley[3]用PEG.IFNα.2a和IFN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94例,结果PEG.IFNα.2a在HBeAg转阴、HBV.DNA抑制和ALT复常率的效果均比IFNα.2a好;Lau G[4]、Janssen HLA[5]报道,PEG.IFNα.2a、PEG.IFNα.2b对慢性乙肝患者疗效优于拉米夫定,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并不能使疗效提高。Leemans WF报道[6],用PEG.IFN治疗16名YMDD突变(对拉米夫定耐受)的HBeAg阳性HBV感染患者,疗程为52周,26周随访,结果其中2名患者(12.5%)HBeAg转阴,并且获得持久的病毒性反应(HBV.DN水平低于10log5 copies/ml)和生化学反应(血清ALT降至正常), 所有患者的病毒载量和ALT水平均明显下降,但停药后又反弹。这说明PEG.IFNα对拉米夫定耐受的患者仍然有效,但疗效降低。   PEG.IFNα抗乙肝病毒作用机制与IFN-α相似。IFN-α与细胞膜上干扰素受体IFNAR结合,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诱导细胞转录并翻译出一系列翻译抑制蛋白,如2,5.寡腺苷酸合成酶(2,5.OAS),双链RNA激活的蛋白激酶(PKR)和抗黏液病毒A(MxA)蛋白[7]。然后通过这些抗病毒蛋白发挥抗乙肝病毒作用。2,5.OAS被激活后可催化合成2,5寡腺苷酸(2.5A),激活RNase L,降解病毒mRNA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PKR使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2a(elF2a)磷酸化而失活,抑制病毒蛋白翻译合成的启动;MxA蛋白可在逆转录后水平抑制HBV复制。用 IFN-α.2b处理HepG2.2.15细胞后,PKR和2,5.OAS mRNA水平均明显升高,并与HBV DNA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这说明PKR和2,5.OAS mRNA均参与IFN-α.2b的抗HBV作用[8]。   1.2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对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 Zeuzem等[9]报告,185例用PEG.IFNa.2a治疗(180 μg/周,共48周),104例用IFNa.2a治疗(前12周:600万U,后36周:300万U,每周3次,共48周),两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