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证症状表现双重性述约.docVIP

阳虚证症状表现双重性述约.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阳虚证症状表现双重性述约

阳虚证症状表现双重性述约   摘 要 重温经典,全面学习阳虚证的临床表现,认识到其双重性表现的特性,提高辨证论治水平。   关键词 阳虚证症状 双重性 述约      初涉医林总以为阳虚是人体阳气虚损,阳虚不能制约阴,则阴相对偏盛而出现寒象:如机体阳气虚弱,可出现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蜷卧、自汗、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舌淡胖,脉沉迟无力或脉微等表现:其性质亦属寒,所以称“阳虚则寒”。然年近不惑复又重读经典,方知这只是阳虚证候的一个方面,或者说只是阳虚的“一般”证候。其实,阳虚还可反映为另一方面的“特殊”证候。如少汗或无汗,渴不欲饮或渴欲饮热,发热,狂躁,失眠,失血,大便秘而不通,尿少不利或短黄,面色泛红如妆,唇舌紫暗,脉弱而数等。阳虚的这些症状,临床上也是屡见不鲜的。阳虚的症状具有两重性,这是因为人体的阳气,一方面能起温煦推动作用,关系于气化,另一方面又有司开合的功能,涉及到汗、尿的收摄与排泄等之故。   阳虚之证,或见便秘,尿少,口渴,脉数等,常有人认为是阳虚的假象,其实这些症状对于真寒证来说,确实为假,可称之为真寒假热,但作为阳虚证的假象则不可。因为所谓假象,应是与疾病本质相反的表现,而这些症状则仍是阳虚本质的反映。如阳虚卫表不固可致自汗(桂枝加附子汤证),阳虚水停虚阳外越发热的(真武汤证);虚阳浮动,则常见脉数而无力;面色泛红如妆则是阴盛于下,虚阳浮越于上的(白通汤证)阳虚失于统摄,吐血衄血的(黄土汤证)。阳虚生寒,阴寒凝结,肠道失却温煦而活动迟缓不运,故可导致腹部冷痛而大便秘(半硫丸证);或五更泻(四神丸证),命门火衰,气化无权,不能蒸腾津液,泌别尿浊,故可见尿少而浮肿(金贵肾气丸证);或小便频数,滴沥不尽(缩泉丸证);阳虚发狂的(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阳虚昼日烦躁不得眠的(干姜附子汤证)。由于这些症状正是从另一角度揭示阳虚的本质,所以在辨证时切不可将这些症状视作假象而予以舍弃。对阳虚所表现的两重性症状,只要从阳气的不同作用机制去认识,则并不难理解。下面举数例??说明。   阳虚发狂   《内经》病机十九条,“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然而阳虚发狂亦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论述。《灵枢?通天》曰:“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必谨调之,无脱其阴而泻其阳,阳重脱者阳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也”。汉代张仲景指出:“伤寒脉浮,医以火追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清?《石室秘录?生活法》曰:“在狂病多是热症,然亦有不全是热者,不可不辨也”,对狂病病机执于热的倾向提出了质疑,并强调“狂之症同,而寒热各异。”即应对狂病的寒热属性作出正确判断,不可一概而论。   例1:患者,男,20岁。2001年3月15日初诊。患者狂躁年余。在兰州第三人民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证。给予西药治疗,病情时好时坏。近日诸症又发作,特来诊治。刻下见:哭笑无常,狂言乱语,昼夜失眠,骂詈不休。查舌胖大,苔白腻,脉沉细。拟诊:巅狂病(阳虚型)。大胆处方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归脾汤加减。处方如下:红参20g,白术20g,茯神30g,当归10g,黄芪30g,远志10g,龙眼肉15g,木香6g,酸枣仁30g,桂枝20g,甘草10g,生龙骨30(先煎),生牡蛎30g(先煎)。3剂,水煎分服,日1剂。药进3剂,狂言乱语,骂詈不休减轻,夜间尚可如睡3小时左右,继服20余剂。诸症渐平,趋于常人。方中人参、黄芪、桂枝补阳益火为君;甘草、生姜、大枣通阳化气为臣;龙骨、牡蛎潜镇摄纳为佐收良效。   阳虚发热   《医碥》卷一:“阳虚谓肾火虚也。阳虚应寒,何以反发热。则以虚而有寒,寒在内而格阳于外,故外热;寒在下而戴阳于上,故上热也”。   例2:患者,男,52岁,因“心悸气短双下肢水肿反复发作半年”于2005年5月、9月两次到兰大一院诊治。最后诊断:①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②右侧胸腔积液并脓胸;③肺炎,欲手术引流综合治疗。患者因惧怕手术及经济拮据放弃治疗,出院带药回家调养。回家后半月来仍咳嗽咳痰,色白量多,眼睑及下肢水肿,心悸气短,呼吸困难,时常发热,最高体温39℃。家属不忍坐以待毙。于2005年9月20日来卫生院诊治,建议住院治疗。家属曰“已在兰州住过院,病尚如此,开些中药即可”。刻下见:体温39℃,脉搏115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120/80mmHg,颜面口唇发绀,眼睑水肿,心悸气短,呼吸困难,动则加重,四肢冰冷,足踝水肿,查舌体胖大,舌质青紫,苔白水滑,脉虚浮无力而数,间或不调。诊断为发热(阳虚水淤,格阳于外)处以真武汤合《金贵要略》排脓散(枳实,桔梗,白芍)加减。处方如下:附子20g(先煎1小时),白术10g,茯苓50g,白芍30g,生姜30g,大枣7个,枳实20g,桔梗20g,甘草10g。5剂,水煎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