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就业指导课(一二讲)PPT
;
(一)理论、知识方面
1、了解大学生就业的现行政策及体系(国家和地方、行业和部门);
2、了解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
3、了解社会职业的基本知识,开展大学生自我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
4、了解大学生求职择业的知识,包括求职中自我合法权益的维护;
5、掌握大学生就业派遣的基本程序。
(二)能力、技能方面
1、运用职业测评系统,进行自我认知,了解自已的优势和不足,合理定位;
2、学会了解、筛选就业信息,做好就业前的简历制作、求职书等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
3、掌握一般的求职笔试、面试技巧;
4、结合自身特点,抓紧时间弥补自身就业能力的不足,为顺利成为职业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1、《大学生就业指导》2005年9月第2版,浙江省高等教育重点教材,
蒋胜祥主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2008年以来各期;
3、《求职必胜—通向职场的桥梁》多媒体音像资料,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 考查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平时成绩由课外作业和笔记60%和课堂考勤40%(请假扣5分、旷课扣10分)组成;
课程总评成绩=30%平时成绩+70%期末考评成绩
期末考评成绩可以为如下三种(三选一):一是课程论文,如“我的职业生涯设计”,二是设计制作个人求职简历,三是一篇考察企业、事业单位实习调查报告。 ;课程结构;像你吗?;像你吗?;一、 开设就业指导课的原因、目的、意义
(了结式就业、和谐性就业、发展性就业)
二、《 就业指导》基本概念、对象、内容、方式
;1、就业指导---为帮助劳动者选择职业的过程。(狭义)
为劳动者选择职业、准备就业,以及在职业生涯中求发展、求进步等提供知识、经验和技能。(广义)
2、就业指导的对象:指符合国家就业政策条件尚未就业的广大劳动者。(具体可分五个方面);3、就业指导的内容:
①政策指导----基础
②择业观指导----核心
a:帮助大学生确定正确的择业观、择业标准;b:帮助大学生确定高尚的求职道德;c:帮助毕业生选择正确的成才创业道路。个人条件(素质)、兴趣爱好←→社会需求←→创业基础条件--→实现人生??值
③求职择业技巧的指导---重点
包括:就业择业的基本程序、个人求职材料的准备、就业信息的搜集运用、面试的技巧、签订就业协议书的要求、毕业生派遣等有关事宜的指导。
4、就业指导的方式;
大学生就业指导最早源于美国,美帕金斯首先使用该词,成为就业指导创始人。我国清华大学1916年始筹备就业指导工作。1923年正式成立了职业指导委员会,拉开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序幕。随后,北大等各高校陆续设立就业指导机构。
我校从1995年始开设这门课。;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80年代初
总的政策:由国家各级政府负责统一分配工作,并包当干
部,简称“统包统分”。
第二阶段: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
总的思路:供需见面,即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直接见面。
第三阶段:90年代初---90年代末
总的特点:双向选择,相互选择,签订就业协议
第四阶段:90年代末-----至今
总的特点:自主择业、完全市场化;孙晔在《中国青年择业观20年回顾》中描述为:
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有自已的理想,但服从国家分配”。
80年代中后期是“既要地位高,也要挣钱多”。
90年代前期是“第一职业稳定,第二职业求发财”。
9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现在是“我要找到最佳结合点”。;(一)就业与职业:
1.就业: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济收入的活动。三个基本条件:从事社会劳动;得到社会承认;有报酬或收入。
2.就业的基本特征:
社会性
经济性
相对稳定性
3.?职业:是劳动者足够稳定地从事某项有酬工作而获得的劳动角色。(功能、职位之分) ;4.职业分类: 1995年始编,99年编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职业分为8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职业。教材28-35页,专门介绍了8类职业情况:
专门介绍了8类职业情况:
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行政级别;
2、专业技术人员:科研、教学、司法、经济、工程、卫生、文化、体育等;
3、办事员和有关人员:行政人员、保安、警察、邮政;
4、商业服务人员:购销、仓储、餐饮、卫生等;
5、农林牧渔、水生等生产人员;
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7、军人;
8、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三)职业评价
(四)自我评价
1、内容(身体素质、能力素质、个性特点、知识结构、心理素质)
2、原则(适度、恰当;全面;客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