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康复心理学第1章 概述PPT
康复心理学;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与医学模式;目前,医学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四个部分, 它的研究偏重于人的生物学方面,它所研究的问题都是有关”人”的健康和疾病问题。
既然研究的对象是人.就应看到人不仅是一个有完整生理活动的生物体.而且还是一个有意识,有思想,有感情和有各种心理社会属性的实体,所以,人的心理活动和社会生活方式也同其生理活动一样,必然会反映在健康和疾病上。
然而,在以往医疗过程中,而对病人,医生常常只看到他们的生理活动或生物性的一面.而忽视了其心理活动和社会性的一面,以致出现”见病不见人”的现象.他们很少研究个体心理因素与疾病发生.转归和预防的关系.这样,医生和病人的关系成了医和病的关系,而不是医与人的关系。
; 所以,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就必须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在人的疾病中的作用, 把医学与心理学结合起来,就必须能分析出患同样疾病,接受同样条件治疗的病人,为什么效果截然不同?这其中往往是由于病人不同的精神面貌所导致的结果,如有的乐观,有自信;有的悲观失望,另外家庭关系,经济状况,工作性质等等因素都会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李心天:医学缺了医学心理学就是无头脑的医学;医学脱离了医学心理学就是不完整的科学。所以,医学心理学是必修科。
医学心理学实际上就是研究心理过程中之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中能力、气质、性格等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
例如,癌症患者{病前人格和病后人格表现}对健康的影响。(负性情绪。抑郁,沮丧?内分泌和免疫动能,削弱对癌症的抵御阻力)
;医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二、自然哲学阶段(约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1879年)特点:研究心身关系时,从哲学的物质与精神的哲学中发展心理研究。 ;西方:以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文集》为代表
希波克拉底提出“治病先治人”的观点。
同时提出“语言比药物更重要”的治疗观。
以体液学说为基础,将气质性格
与疾病相联系,治病先治人。
自然哲学模式有许多可取之处,如心身一元论的整体观如心身相互作用的辨证观,这对于今天的医学仍有许多启迪和指导作用,但限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人们对生命的本质,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仍不够深刻。;三、科学心理学时期(从1879年至今)
特点:
(1)创立了心理学的各种科学研究方法。
(2)创立了不同观点的理论,提出新概念,心理学发展迅速。
心理学
哲学是父亲,生理学是母亲,生物学是媒人
冯特(1832—1920):心理学之父
《生理心理学原理》(1874):心理学独立宣言
莱比锡心理学实验室(1879):心理学诞生标志
; 医学心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模式:是指某一时代的心身观,健康观和疾病观的集中反映,是医学科学发展的知道思想。
这之前的十多年间,我们医学是经常提到医学模式的问题,其实,医学心理学与医学模式之间的关系密切,正因为医学模式的转变,才使医学心理学得以发展,我们之所以学习医学心理学,就是在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可以说,医学模式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相对稳定,受时代制约的,一种医学模式影响着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使它们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习惯化了的性格和特征,从而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果,它同时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一般认为,医学模式的发展是随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因而不同时期就有不同的医学模式。;医学模式转变过程:
?
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前10000年)
治病的方法就是 驱妖或对神灵祈求宽恕。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前3000年)
心身一元论的整体观如心身相互作用的辨证观
生物医学模式(十六世纪)
病—细菌引起—治疗—杀菌(抗生素类药)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
;维生素和激素、细胞与分子水平、器官移植和人工脏器等等。
认为疾病只是发生在细胞或器官上,只要去除患病的组织或器官就万事大吉了;每一种疾病都有一种特殊的生物学原因和特异的治疗方法。
;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
;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
;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
重视人的生物属性,忽视人的社会属性;
重视局部器官,忽略人的整体系统;
重视躯体因素,轻视心理和社会因素;
重视躯体生物活动过程,轻视行为和心理过程。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
1.人类死亡谱的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20年代以前,威胁人体健康的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统、传染病等。
现代:心血管、脑血管、癌症
80年代:自杀现象增多。
2.这些致死性疾病直接或间接与包括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有关,而这些行为与心理社会因素直接有关。
3.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对人的内部适应能力包括保持心理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自悯量表(Self-Compassion Scale^J SCS)完整版问卷和详细介绍.pdf VIP
- 高血压的治疗----沈绍功.doc VIP
- 《婴幼儿健康管理》课件——任务六 婴幼儿健康数据库建设与管理.pptx VIP
- 制造过程控制培训课件.ppt VIP
- 解剖学复习要点.doc VIP
-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精品教学设计)(最全).doc VIP
- 年产120万吨链篦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矿工程研究分析报告.doc VIP
- 骨盆骨折-PPT课件.pptx VIP
- 《婴幼儿健康管理》课件——任务六 婴幼儿健康教育评价.pptx VIP
- 泉州港围头港区一期工程重力式码头设计.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