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水分生理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植物水分生理PPT

2. 方式(蒸腾部位) 一、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方式和指标 枝、果—皮孔蒸腾Lenticular transpiration约0.1% 叶片—角质层蒸腾Cuticular transpiration(5~10%) 气孔蒸腾Stomatal transpiration(主要方式) 一、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方式和指标 3. 蒸腾作用的指标 蒸腾速率(蒸腾强度,transpiration rate):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蒸腾散失的水量(g·m-2·h-1)。 蒸腾效率(蒸腾生产率,transpiration efficiency):植物每蒸腾1kg水所形成的干物质的克数(g·kg-1)。 蒸腾系数(需水量,transpiration coefficient):植物每制造1g干物质所蒸腾水的克数(g·g-1)。 蒸腾比率(transpiration ratio):植物光合作用每固定1mol CO2所需蒸腾散失的水量(mol)。 二、气孔蒸腾 1. 气孔的结构与特点 A.结构:       B.特点:下表皮数目>上表皮     孔口侧厚,背口侧薄     辐射状微丝 双子叶-半月形 单子叶-哑铃形 2. 气孔的运动及机制 1)气孔的运动 二、气孔蒸腾 吸水 失水 单子叶植物 吸水 失水 双子叶植物 2)气孔运动机制 A.淀粉-糖转化学说 (Lioyd FE.,1908) 二、气孔蒸腾 光合 CO2减少 pH升高 淀粉磷酸化酶 淀粉 葡萄糖 水势降低 白天  吸水 气孔开放 [OH-] ?? 2)气孔运动机制 A.淀粉-糖转化学说 二、气孔蒸腾 光合停止 CO2增加 pH降低 淀粉磷酸化酶 葡萄糖 水势升高 黒夜 淀粉 [H+]  失水 气孔关闭 ?? 2)气孔运动机制 B.无机离子泵学说 (K+泵学说) K+是引起保卫细胞渗透势发生变化的最重要的离子。 二、气孔蒸腾 质子泵开放  细胞内K+增多 水势降低 气孔开放 光合 ATP增加 白天 胞外H+增加   K+内流通道开放 H+泵出 ?? 第二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 水分代谢(water metabolism):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 第二章 植物的水分代谢 第一节 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第三节 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第四节 蒸腾作用 第五节 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 第六节 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小结 重点掌握 ★ 植物细胞和根系吸水机制; ★? 植物蒸腾作用的调控、气孔运动机制及其调控。 一、植物的含水量(水分占鲜重的百分比。) 1. 不同植物含水量不同      水生>中生>旱生  草本植物 含水量70-85% 第一节 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莲 含水量90% 苔藓 含水量6% 一、植物的含水量   2. 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和组织含水量不同 根 60%-90% 种子 10%-14% 新生旺盛>衰老成熟 3. 同一器官不同生长期,含水量也不同 前期>后期 思考:  干旱时,自由水/束缚水高抗旱?      还是自由水/束缚水低抗旱?       二、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状态 1. 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70-90% 2. 是代谢过程中的重要反应物质。如水解、脱氢反应,光合作用。 3. 水分是各种生化反应和运输物质的介质(溶剂)。 4. 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和促进生长。(就像吹气气球)产生静水压,维持细胞紧张度。 5. 水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蒸腾散热,以水调肥。 三、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生理需水 生态需水 生理需水:指用于植物生命活动和保持植物体内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分。 生态需水:指利用水的理化特性,调节植物生态环境所需要的水分。 第二节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水的移动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扩散(diffusion) 二、集流(mass flow, bulk flow) 三、渗透作用(osmosis) 一、扩散(以浓度为动力) 是一种自发过程,是由于分子的随机热运动所造成的。物质从化学势(或浓度)高的区域向化学势(或浓度)低的区域移动的现象。--细胞间水分的迁移(短距离) 水孔蛋白 磷脂双分子层(质膜) 是指液体中成群的原子或分子在压力梯度下共同移动。 是水分长距离运输的重要方式--导管 二、集流(以压力为动力) 根压和蒸腾拉力 根压:由于根系生理活动而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蒸腾:植物体内水分以气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三、渗透作用(以压力和浓度两者为动力) 蔗糖溶液 水   经过一段时间 压力(水势) 半透膜 液面上升 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