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知识第2章民法(精心整理讲义)PPT课件.ppt

法律基础知识第2章民法(精心整理讲义)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律基础知识第2章民法(精心整理讲义)PPT课件

第2章 民法;一、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返回;返回;(二)自愿、公平、等价有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这条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在民事法律规范中的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事法律规范和社会道德规范的统一。 1.自愿原则 自愿原则主要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具体包括:设立民事法律关系的自愿;选择行为内容和相对人的自愿;选择行为方式的自愿;违反自愿原则的民事行为,不受法律保护。 2.公平原则 公平的本意是公平合理,是指在民事活动中,要以公平、正义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公平原则包含3方面的具体内容: 第一,参与民事法律关系的各方当事人机会要均等,要正当竞争,不能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第二,当事人的利益要合理兼顾;第三,民事责任在承担上要合理。 3.等价有偿原则 等价有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转移财产等民事活动中,要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进行等价交换,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遵循等价有偿的原则,就要求当事人一方取得的财产与其履行的义务,在价值上大致是相等的,不能无偿地占用、调拨、征用另一方的财产。当然,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我国民法并不干预当事人依法无偿转移自己的财产或放弃民事权利。如赠予、遗赠行为。 4.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是指参与民事活动的当事人应当诚实不欺、守诺言、讲信用,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不得规避法律和合同。;(三)保护自然人、法人合法权益的原则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权利不受侵犯,是我国法律的基本任务,也是我国民法的宗旨和基本原则。 该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任何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均受法律保护;当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都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律保护;任何公民和法人都不得非法侵害其他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民事权利,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四)禁止民事权利滥用的原则 依据《民法通则》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的民事权利、承担的民事义务受法律保护。但是,行为人在行使自己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社会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民法禁止行为人滥用民事权利,并在《民法通则》第6条、第7条作了具体的规定。主要包括:民事活动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民事活动应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各种社会公约;民事活动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是我国全体人民的利益。任何当事人都不得为谋求局部利益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民事活动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无论是公民、还是法人,都不允许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损害另一方当事人的利益。 ;民事义务,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义务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的约定,实施一定行为或不实施一定行为,以满足权利主体的利益和要求。它主要包括以下含义: (1)为了实现权利主体的权利或不影响权利主体的权利的实现,负有义务的人必须依法进行或不进行某种活动。 (2)民事义务不是无限度的,义务人只在法定范围内承担义务。 (3)负有义务的人,如不履行义务,就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义务和权利是相互对应、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通常,一方当事人承担民事义务,另一方当事人享有民事权利。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只有民事义务而无人享有民事权利,或者只有民事权利而无人承担相应的民事义务的情况,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一、公民(自然人);(一)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是公民从事商品经济的两个资格或先决条件,也可以说是两把钥匙。没有这两个资格,公民就不能称其为独立的人。 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公民作为民事主体,首先要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只有具有民事权利能力者,才能成为民法上的人,才能成为民事主体,才能独立享有某项民事权利或承担某项民事义务。也可以说,民事权利能力是一个人成为民事主体的一个前提或基础条件。 2.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律确认的公民通过自己的独立行为进行民事活动,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或资格。它包括以下三个互相联系的内容: (1)行为人以自己的行为获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2)行为人以自己的行为处分其财产的能力。 (3)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承担独立财产责任的能力。;我国《民法通则》根据公民的年龄、智力水平和精神健康状况,将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3类。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完全独立地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人为主要生活来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