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资本市场存在问题与创新性研究
厦门大学吴世农 (e)Stultz综合论(Stultz’s Integrated Theory):壕沟理论与接管溢 价论的综合,认为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之间呈“屋顶 状”关系——“倒U曲线”。(Stulz, 1988) (f)Morck综合论(Morck’s Combined Theory):当管理层持股比例 在0-5%之间,“激励一致论”比“壕沟论”更好地解释管理层 持股比例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当持股比例在5-25%之间, “壕沟论”更能解释;当管理层持股比例进一步上升超过25%, 公司业绩又开始缓慢上升。(Morck, Shlerfer Vishny, 1988) (3)主要的实证研究“结论”——仍在争议、尚未定论 (a)公司业绩是管理层持股的增函数:Han Suk, 1998; Holthausen, 1996; Mehran, 1995; (b)公司业绩是管理层持股的减函数:Boyley, Carter Stover, 98; Slovin Sushka, 93; Jensen Murphy, 90. 厦门大学吴世农 (c)公司业绩是管理层持股的非单调函数:Short Keasey, 99; Holderness, Kroszner Sheehan, 99; McConnell Servaes, 99. (d)管理层持股是公司业绩的增函数:Rozeff Zaman, 98; Cho, 98; Yermack, 97; Loderer Martin, 97. (e)管理层持股是公司业绩的减函数:Himmelberg, Hubbard Palia, 99; Thomsen Pedersen, 99; Eckbo Smith, 98; Mikkelson Partch, 97. 课题二:MBO(管理层收购)研究 1、我国MBO研究的主要问题: (a)我国MBO的法律问题研究;(b)MBO的定价问题研究 ; (c)我国MBO的融资问题研究; (d)我国MBO的市场反应研究; (e)我国MBO与企业业绩和市场价值关系研究。 2、国内外MBO的研究情况: 厦门大学吴世农 厦门大学吴世农 厦门大学吴世农 厦门大学吴世农 厦门大学吴世农 厦门大学吴世农 厦门大学吴世农 课题三:公司治理溢价 ——Corporate Governance Premium (1)为什么在同类公司中,资产交易价格不同? (2)除了已发现的各种影响资产价格的因素外,还有哪些影响因素呢? (3)治理水平是否影响公司价值?是否存在公司治理溢价? 若有,如何度量? Rp = Rf +(Rm-Rf)βp+ ∑(CVs) λ p +(GCI) γ p +ε p (4)许多实证研究表明:公司治理溢价显著存在( γ p ≠ 0), 在 3% ~ 5%。 (5)如何建立公司治理的定价模型? (6)如何度量公司治理的优劣水平? (7)中国上市公司是否存在治理溢价? 厦门大学吴世农 课题四:公司治理指数的编制 ——How to measure Index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 (1)如何度量公司的治理水平? (2)如何设计公司治理的度量指标体系? (3)对于众多的公司治理指标,最具信息含量的指标是哪些? 哪些指标能够有效反映公司的治理水平? (4)如何将指标体系中众多的反映各方面的公司治理因素的指标 合成为一个综合反映公司治理水平的指标——公司治理指数? (5)各个指标的权重如何确定?依据是什么? (6)治理水平指标和治理效率指标? 厦门大学吴世农 课题五: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问题 ——控制权私利和隧道挖掘 (1)股权结构设计带来的问题——100%持股、交叉持股和塔式持股 A:集团公司=上市公司 子公司1 B:集团公司 子公司2 (上市公司) 子公司3 孙公司1(上市公司) 子公司1 孙公司2 B:集团公司 C: 孙 公司3 公司3 子公司2 (上市公司) 子公司3 公司1 公司2 公司4 厦门大学吴世农 (2)上市公司是否存在“控制权私利”和“隧道挖掘效应” ——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是否导致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3)如何度量“隧道挖掘效应”—— 分离系数vs过度融资? (4)如何检验上市公司存在“隧道挖掘”? (4)影响隧道挖掘效应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5)隧道挖掘效应产生的主要动因——股权分置? (6)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是否导致“公司业绩”下降? (7)如何度量“公司业绩” ——ROE、ROA、EVA/TA、综合绩效、市场绩效? 厦门大学吴世农 课题六: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