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导语写作形象化手法
论导语写作形象化手法
有西方记者指出:记者如果在导语写作中没有能力,那他就没有写作能力。从新闻事实本身来说,导语应是所要报道事实中的最重要的亮点,是整篇新闻的一个卖点;对读者来说,导语应是激发读者阅读的一个兴奋点。在写作过程中,导语的写作时间通常占据整篇新闻构思与写作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
考察当前新闻导语写作,就会发现概念性导语、概括性导语、笼统性导语、综合性导语等等抽象性导语充斥在我们的新闻报道当中。抽象性导语恰恰忽视了读者阅读新闻时的首因心理,不能调动读者阅读新闻的兴趣,缺少激发读者阅读的兴奋点。
为解决这个问题,记者在采写新闻时应力求导语的形象化。新闻是关于事物真实信息的传播,真实的东西都是具体的,具体的东西往往是生动形象的,因此,从新闻事实中一些具体、实在、生动形象的片段入手,能立刻使读者置身于新闻事实当中去,仿佛目有所见,耳有所闻,心有所感,从而使新闻吸引人、感动人。记者精心采访,敏锐地捕捉这些片段、侧面并安放在导语中,能使读者一见便知该新闻所要传递的主要新闻信息及意义。
形象化导语写作要求记者在新闻事实中沙里淘金,把新闻事实中最重要和最吸引读者的小故事,新闻事实主体的行为动作,新闻事实发生时的场景,新闻事实主体的语言对话,以及能引发读者思考追索的问题安放在导语中,使之熠熠闪光,让读者一见倾心,牢牢吸引住读者的目光,诱使读者阅读整篇新闻。
1.以小故事为导语。通过小故事,以个人体验为切入口和线索来报道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解释新出台法规政策。故事化新闻导语充满人情味,以小见大,从点到面,从微观到宏观,能把重大事件具体化,政策法规人性化,这样能贴近读者,使新闻一开头就把读者深深吸引住。请看消息《汉阳区14所公办小学拆掉门槛》(原载2002年10月17日《湖北日报》)导语:
本报讯:昨日是汉阳男孩罗昭有生以来最难忘的一天,在汉阳区五里村小学加入了少先队,抚摸着胸前鲜艳的红领巾,这个12岁的孩子激动得泣不成声:我入队了,我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了!
??和他一起入队的,还有该校另外255名外来打工子女。今年9月,汉阳区取消了辖区14所小学的借读费,目前已有9514名打工子女进入了公办小学就读,占辖区学龄打工子女总数的70%。
这则新闻的导语下笔便用了一个普通小学生的故事来反映汉阳区政府、教育部门给打工子女平等受教育的机会与权利这件令人高兴的新闻事实。新闻事实中人的故事,特别是普通人的故事,具有吸引力与感染力,往往是读者最爱看的。
2.以新闻场景为导语。通过描绘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场景作为导语,这种场景能够强烈地刺激读者的各种感官,使读者产生各种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调动读者的想像力和情绪,而不是抽象思维。记者通过自己或目击者的眼耳等各种感官,捕捉各种感性的画面,并把这种感受,具体描绘到导语中去,把读者带到新闻现场,这种感觉化了的新闻导语能给读者以巨大的冲击力,并留下持久深刻的印象。请看消息《长江上游仍在砍树》(原载1998年8月20日《人民日报》)的导语:
新华社攀枝花1998年8月19日电长江上游地区大片森林仍在遭受数千把斧头和电锯的砍伐。记者近日随世界银行组织的14名生态、环保和人类学专家考察雅砻江下游的二滩水电站库区生态环境,见到江面漂浮着上游漂运下来的上万根三四米长、脸盆般粗的木头,小舟左冲右突一个多小时后才驶离码头,行出不到1000米,数万根粗木密密麻麻地塞满了几百米宽的江面。
记者像是一位高明的摄影师,一开始就把镜头推向新闻现场:宽阔的江面被数万根脸盆般粗的木头塞满了。作者没有简单地用干巴巴的概括性导语来陈述新闻事实,而是寓形象于事实之中,运用特写的笔法,让读者身临其境,在浓郁的现场气氛中,感受到砍伐树木的严重性和禁止砍伐的紧迫性。
3.以新闻事实主体语言或者对话为导语。引语是多数新闻稿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小说中的对话一样,引上几句就能使稿件生动活泼,能使稿件动起来。记者在采访中要有灵敏的听觉,能捕捉住精彩而又言简意赅的引语和对话,特别是捕捉能体现新闻事实本质意义的引语并写进导语中,话到人到,这样能调动读者情绪,有助于新闻的感觉化和视觉化。也能使读者对新闻报道产生抑扬顿挫之感,避免令人乏味的平铺直叙。请看消息《人大代表张银莲敢说真话》(原载199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导语:
本报讯:山西省安泽县唐镇村农民、养猪专业户张银莲,从当选省人大代表那天起,就说:我当代表,不能人家说啥就说啥,要自己想,自己看,要为人民说真话,要不,我宁可不当。她这么说,也这么干。
导语引用张银莲朴实的话语,加上人物身份的介绍,一个来自群众,敢于替群众说真话的人民代表的形象便活生生地立在了读者面前,真实自然。正是这句引语架起了新闻人物与读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解读“典型人物”可运用表述元素.doc
- 解读《新周刊》“城市话语”.doc
- 解读《二泉映月》艺术特征.doc
- 解读《大河秀典》独特传播方式.doc
- 解读《末路狂花》自由主义女性主义.doc
- 解读俄罗斯电影《乡愁》钢琴音乐诗情画意.doc
- 解读与新媒体有关边界模糊现象.doc
- 解读博客广告商业价值.doc
- 解读小学数学课“用教材教”.doc
- 解读广告翻译中文化转换.doc
- 浙江衢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衢州市直公立医院高层次紧缺人才招聘11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浙江温州泰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江苏靖江市数据局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广东茂名市公安局电白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江苏盐城市大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浙江舟山岱山县东沙镇人民政府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最高人民检察院直属事业单位2025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docx
- 浙江金华市委宣传部、中共金华市委网信办所属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广东深圳市党建组织员招聘4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江苏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招聘非在编工作人员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