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郭路生诗《相信未来》艺术成就.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郭路生诗《相信未来》艺术成就

论郭路生诗《相信未来》艺术成就      摘要:作者是文革知青,深入生活占有生活,用生命写下了《相信未来》,作者有一颗赤子之心,作品的艺术特色是意境高远、浪漫主义、三美。   关键词: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反复;比喻;写意   中图分类号:I2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035-01   近日,重读了郭路生的《相信未来》,又一次深深为之感动。郭路生笔名食指,在当代文学史上,是一代诗魂。   一、作品与生活的关系   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对于作家来说,深入生活和占有生活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有出息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   郭路生在学生时代即被划为右派学生,被责令退团,20岁的时候响应号召离开父母到山西农村插队落户,长期地无条件地到广阔天地中去,体验了亲子分离、饥饿、失恋、迷途、背后的指指点点、辛辣的讽刺,积累了丰富的原始材料,然后才进入创作过程。   二、作者的心理机制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天才皆赤子。赤子之心,形容人具有婴儿一样纯洁无瑕的心,赤子之心,是一种无法被污染的神圣。唯有大艺术家能保持一颗天真的童心。   天才的诗人郭陆生有一颗赤子之心。他以纯真热情的眼光观察着这个灰暗的世界,他相信那在常人看来是无法预知的未来、在残酷现实面前显得脆弱的青春、生命,他相信那些他无缘相识的未来的人们。   他像孩童一样“顽固”、“固执”地不相信残酷的现实。他“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三、作品的艺术特色   (一)意境高远   《相信未来》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东风劲吹红旗飘”、“全国山河一片红”的歌声中诞生的,从主题、内容到形式与当时的主旋律格格不入。据说《相信未来》在文革期间惊动了江青,对其点名批评,“相信未来,就是???定现在”,可谓惊世骇俗了。   然而,正如郭路生所预言的那样,未来的我们对于他们“迷途的惆怅和失败的痛苦”给予的是“感动的热泪和深切的同情”,对于他的诗,对于他们无数次的探索,他的理想和信念给予了“热情,公正、客观的评定。”   所以说,《相信未来》洋溢着理性的光辉。   《相信未来》中用客观的景物描写现实,但不是对现实的简单临摹,而是取与自己心境相合之景物入诗,既有客观景物,又有意中之景物,使自然景物渗透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   诗中所提到的客观景物有:   被蜘蛛网查封的炉台、雪花、鲜花、紫葡萄、凝露的枯藤、大地、排浪、太阳、大海、曙光等。   在作者眼里,炉台“叹息着贫困的悲哀”,大地是“凄凉”的,象征恋人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然而雪花是美丽的,曙光是温暖的,排浪涌向天边,大海托起太阳也托起诗人的希望―光明美好的未来!   自然界的景物只是作者内心感情的外化。这种重写意,不重写实的手法,使主观之意与客观之景浑然一体,把具体的景物与诗人的真挚感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读者引向一种高远的境界。这种情景融合,使本首诗意境高远,激情荡漾。   (二)浪漫主义   《相信未来》整首诗充满主观色彩,饱满丰富,激昂强烈。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其感情色彩也是悲愤中有昂扬:   “当珠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顽固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泪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仍固执地凝望着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为了使感情更加饱满,作者用了以下手法:   一是通过拟人化手法加以表现,使自我感情更自然、更深刻地融入对象之中:   “未来,是最温暖的手臂。”“我要用手掌----撑起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未来,在一般人看来,是虚无缥缈的;大海是没有生命的,而作者却赋予了它们人的生命和感情的肌能。大海托起了人类生命的希望―太阳,作者要用自己的手掌托起大海,通过对“未来”对大海的人格化,使作者凝重深沉的感情得以更好地抒发。   二是通过比喻或奇特的想象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形象。   比喻是借另一物来表现一物的语言方式。一般来说比喻有三个要素,本体、喻体和喻辞,但是《相信未来》的几组比喻没用比喻辞,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作者反复吟咏他书写“相信未来”,而他的笔墨是“美丽的雪花”,是“凝露的枯藤”,是“温暖的曙光”,他的纸张是炉台上的灰烬、是凄凉的大地、是以被太阳照耀与大海相接的天空。   美丽的雪花、温暖的曙光、凝露的古藤是本体,笔墨是喻体,炉台上的灰烬、凄凉的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