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71第五章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第一节 地球运动的主要方式自转公转月地绕转地轴进动极移板块运动第二节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思考题1.如何证明地球的自转?2.何谓地轴进动?其规律、成因与后果是什么?3.何谓极移现象?其规律、成因与后果是什么?CB=AABB东偏位移=AA - BB = CBA一、 地球自转的证明AB1. 落体偏东现象:自由落体总是偏落在铅垂线东侧的现象。BC东西t2. 傅科摆偏转现象:N(1)摆的结构与特点:① 结构——重锤,长钢丝,万向节。② 特点——摆动周期长速度慢(阻力小),惯性大维持时间长,摆动平面不受支架水平转动的牵连。(2)偏转现象:在北半球摆动平面发生顺时针偏转,南半球则相反。首次实验在巴黎保泰安教堂完成钢丝长67 米锤重28公斤傅科摆及其悬挂装置——万向节 摆的运动可以超然于地球的自转,但悬挂摆的支架一般却要带动它参与地球的自转。为解决这一问题,傅科采取了一种简单而巧妙的装置-万向节(如图),从而使摆动平面超然于地球的自转。 钢丝摆 动 平 面金属摆锤43小时21 北半球摆面偏转方向(2)偏转现象:在北半球摆动平面发生顺时针偏转,南半球则相反。摆面偏转的本质是地球自转赤道无偏转(3) 解释——说明地球在自转。二、 地球自转的规律★同一恒星★1、自转的周期(1)恒星日 (23h 56m)某恒星(或春分点)连续两次上中天 的时间间隔(真周期,地球自转360°)。太阳13°38′59′(2)太阳日(均值24h )日心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 昼夜更替的周期,地球平均自转360°59′ ) P16159′月亮A(3)太阴日(24h50m)月心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 潮汐周期,地球平均自转373 °38 ′ )AL?2、自转的速度h(1)角速度——全球一致。R?? =15°/小时(2)线速度 V= ?(R+ h)cos?(3) ? 的微小变化① 季节性变化:由气团洋流的运动引起(± 1/1000秒)② 长期变慢——由潮汐摩擦引起(+1.6秒/10万年)。 地内物质运动引起。③ 不规则变化大冰期自转快,间冰期自转慢。(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天球的周日运动P 天北极③地理纬度不同,天体周日圈的倾角不同θ=90°- | ? |①天体周日运动的轨迹(周日圈)平行于天赤道。②天体周日圈的大小随天体δ绝对值的增大而缩小。图B天赤道图APP天赤道地平圈恒显星区地圈平P 出没星区P天南极?恒隐星区θ地平圈图CP在西班牙哥林那地区1999.11.18拍到的狮子座流星雨南天极星留迹2、昼夜与时间的更替(1)昼夜更替——使太阳均匀加热地球,对生命活动有利。(2)时间交替——时区的产生。3、地球坐标的确定164-166(1)经纬线与地球上的方向(2)地理坐标的经纬度(3)地球上的距离NAAABNBBCCOOBSAABS4、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偏转(1)现象:在北半球弹体偏向目标右方,南半球则偏左方。(2)解释:P166-168①南北向弹体的偏转北半球: AA=BBAA (右偏)南半球: BB=CCBB (偏左)②东西向弹体的偏转(3)地转偏向力(科里奥利力A)A=2mV? sin?5、导致赤道隆起地球变扁 在自转的地球上,每一个质点的圆运动的中心都在地轴上,惯性离心力的方向都垂直并背离地轴。如把一地的惯性离心力分解为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两个分力,那么,这后一分力作用下,物质有向赤道集聚的趋势,地球变成了扁球体。 艾森彗星的行踪? 嫦娥三号发射思 考 题1.何谓恒星的周年视差位移和恒星的光行差位移,两者之间有何区别?2.简述地球公转的规律(轨道参数,周期,速度)。3.古人如何发现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周年视差第三节 地球的公转运动一、地球公转的发现与证明 (P168-170)1、公转的发现——1543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认为地球与行星是绕日公转的。AB2、 公转的证明(1)恒星的周年视差位移(1838年由贝塞耳首测)?天鹅座61 ? = 0.3比邻星? = 0.76秒差距=1/ ?1秒差距=3.26光年BA比邻星的距离(秒差距)=1/ ? =1/0.76=1.32(秒差距)=4.29(光年)(2)光行差(1725年由布拉德雷发现)——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使恒星的视方向与其真方向产生的差角(k)。AB?BA(2)光行差(1725年由布拉德雷发现)——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使恒星的视方向与其真方向产生的差角(k)。真方向视方向以下雨为例真方向C视方向kK=20.5“VeA① 视差位移与光行差位移的方向差别B光行差位移的方向视差位移方向BA① 视差位移与光行差位移的方向差别② 光行差(K)的大小:K随Ve与C夹角的增大而增大。当Ve⊥C时K值最大,称为光行差常数。对于任意恒星,只要地球位于通过星日连线且垂直于地球轨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