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遗传10.6.5PPT.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量遗传10.6.5PPT

练习 小麦抽穗期的h2=72%, 两亲本的平均表型方差为10.68,F2表型方差(V F2 )为 40.35。 求:Ve 、 VA VD、 H2 解:1)Ve=1/2(VP1+VP2) = 10.68, 2)VP= 40.35 , h2=72% = VA / VP VA = 40.35× 72% =29.05 3)VG=VF2-Ve = 40.35- 10.68 =29.67 VD = VG- VA =0.62 4) H2 = VG /VP = 29.67/40.35 = 73%, 数量性状基因座 (QTL) 概念: 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是微效多基因,这些基因往往相对集中存在于一个染色体或多个染色体的某一区段——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 确定QTL的意义 可以利用分子遗传标记对数量性状基因进行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 可将转基因技术用于数量性状的遗传操作。在医学上可用于鉴别多基因控制的遗传疾病,为治疗和改进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对QTL基因数目和特性的了解,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数量遗传学理论,改进育种方法,更深入地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 13.7 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 一、近亲繁殖的概念 异交:亲缘关系较远的个体间随机相互交配。 近交:亲缘关系相近的个体间交配。 按亲缘关系远近程度,可分为: 全同胞、半同胞、亲表兄妹 植物还有:自交、回交 自交是最极端的方式 近亲繁殖的程度,用近交系数(F)来度量 要使S的基因型为A1A1,共同祖先P1必须将A1基因传递4步,其中 P1→B1→S是2步, P1→B2→S也是2步。 2)因为每传递一步的概率为1/2,所以通过所有4步的传递概率为 (1/2)4, 同样,S是A2A2,A3A3和A4A4的概率也是(1/2)4。 所以,表兄妹结合所生子代是纯合体的总概率即F值为 4×(1/2)4=1/4 要使S的基因型为A1A1,共同祖先P1必须将A1基因传递6步,其中P1→C1→B1→S是3步,P1→C2→B2→S也是3步。 2)因为每传递一步的概率为1/2,所以通过所有6步的传递概率为 (1/2)6, 同样,S是A2A2,A3A3和A4A4的概率也是(1/2)6。 所以,表兄妹结合所生子代是纯合体的总概率即F值为 4×(1/2)6=1/16 第13章 数量遗传 Quantitative Inheritance 目 录 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关系 数量性状遗传遵循孟德尔定律 数量性状的变异由遗传变异和非遗传变异组成 数量性状的基本统计方法 遗传力的估算及其应用 数量性状基因的定位 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 13.1 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概念 质量性状:性状间彼此差异明显,具有质的差别,没有一系列中间过渡类型,且呈不连续变异,这种性状称 称为质量性状。如水稻的糯与粳,豌豆的饱满与皱褶等性状。 数量性状:性状间彼此差异不明显,不易分类,有一系列中间过渡类型,且呈连续变异,用数字描述的性状称为数量性状。如作物的产量,奶牛的泌乳量,棉花的纤维长度等。 数量性状的主要特征: 1) 连续性变异,不能明确分组, 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如玉米P1,P2和 F1的穗长呈连续分布,而不是只有 一个长度.但这种变异是不遗传的。 2)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3)存在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 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较多,且容易 出现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表达,在 不同环境下基因表达的程度可能不同。 4)分布的正态性 正态分布:靠近均数分布的频数最多, 离开均数越远,分布的数据越少;左 右两侧基本对称,这种中间多、两侧 逐渐减少的基本对称的分布。 玉米穗长遗传 数量性状的变异由遗传变异和非遗传变异组成 1909年,约翰逊实验 纯系:由遗传上均一的纯结合个体所组成的系统的总称。同属于一个纯系的个体,基因型全部相同。 1.一个纯系内仍然有变化说明环境影响由遗传所控制的性状的表达,纯系内粒重的变异是不遗传的。 2.不同纯系间的变异至少有一部分是遗传的。 性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