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防护知识总结.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震防护知识总结

地震防护知识总结 中国可划分为25条地震带,其中相对活跃的地震带有9条,即: 1.郯城庐江地震带;2.华北平原地震带;3.汾渭地震带;4.东南沿海地震带;5.天山地震带;6.喜马拉雅地震带;7.可可西里—金沙江地震带;8. 阿尔金—祁连山地震带;9.台湾地震带。 1.地震时室内如何藏身及个人防护: 选择一个空间比较小的地方躲起来:如厨房、卫生间、储藏室、墙角。躲避时用被子、枕头等保护头部。在办公室内要赶紧藏在办公桌下,震后迅速撤离;远离窗户、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2.地震发生后,在室外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避难时要徒步,不要利用汽车或自行车类避难。不要携带过多的物品,选择空旷地带躲避,远离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压线、变压器、陡山坡、河岸边。 3.地震时,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城镇居民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切断电源、燃气源,防止火灾发生。 4.如果被困废墟怎么吧: 保持冷静、树立坚定的生存信念。 不要大哭大叫,要保存体力,应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尽快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适时发出求救信号,如呼喊、敲击物体等。如被埋压,不要轻易移动周围物体或身体。以免引起进一步的塌陷。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如有伤害,酌情处理,如骨折,不要轻易地移动,等待救援。 5.互救: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主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 (2)要根据房屋结构,先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再行抢救,以防止意外伤亡;? (3)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及时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幸存者,以扩大互救队伍; (4)外援抢救队伍应当首先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是医院、学校、旅社、招待所等人员密集的地方。 (5)救援需讲究方法。首先应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防止窒息,再行抢救,不可用利器刨挖; (6)对于埋压废虚中时间较长的幸存者,首先应输送饮料,然后边挖边支撑,注意保护幸存者的眼睛; (7)对于颈椎和腰椎受伤的人,施救时切忌生拉硬抬; (8)对于那些一息尚存的危重伤员,应尽可能在现场进行救治,然后迅速送往医院和医疗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