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震防护知识总结
地震防护知识总结
中国可划分为25条地震带,其中相对活跃的地震带有9条,即: 1.郯城庐江地震带;2.华北平原地震带;3.汾渭地震带;4.东南沿海地震带;5.天山地震带;6.喜马拉雅地震带;7.可可西里—金沙江地震带;8. 阿尔金—祁连山地震带;9.台湾地震带。
1.地震时室内如何藏身及个人防护:
选择一个空间比较小的地方躲起来:如厨房、卫生间、储藏室、墙角。躲避时用被子、枕头等保护头部。在办公室内要赶紧藏在办公桌下,震后迅速撤离;远离窗户、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2.地震发生后,在室外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避难时要徒步,不要利用汽车或自行车类避难。不要携带过多的物品,选择空旷地带躲避,远离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压线、变压器、陡山坡、河岸边。
3.地震时,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城镇居民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切断电源、燃气源,防止火灾发生。
4.如果被困废墟怎么吧:
保持冷静、树立坚定的生存信念。
不要大哭大叫,要保存体力,应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尽快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适时发出求救信号,如呼喊、敲击物体等。如被埋压,不要轻易移动周围物体或身体。以免引起进一步的塌陷。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如有伤害,酌情处理,如骨折,不要轻易地移动,等待救援。
5.互救: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主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 (2)要根据房屋结构,先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再行抢救,以防止意外伤亡;? (3)先抢救建筑物边沿瓦砾中的幸存者,及时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幸存者,以扩大互救队伍; (4)外援抢救队伍应当首先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是医院、学校、旅社、招待所等人员密集的地方。 (5)救援需讲究方法。首先应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尘土,防止窒息,再行抢救,不可用利器刨挖; (6)对于埋压废虚中时间较长的幸存者,首先应输送饮料,然后边挖边支撑,注意保护幸存者的眼睛; (7)对于颈椎和腰椎受伤的人,施救时切忌生拉硬抬; (8)对于那些一息尚存的危重伤员,应尽可能在现场进行救治,然后迅速送往医院和医疗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只有一个地球_873700.doc
- 召陵区实验中学小学生收看动画片情况问卷调查表.doc
- 可以将外部工具作为项目构建进程的一部分来添加.doc
- 可口乐信息管理系统.doc
- 可口可乐-百年品牌的成功之道.doc
- 只有一个地球简案.doc
- 台中市政府公开招募「幸福好店」~协办台中市「幸福满满」.doc
- 台中县大肚乡永顺国小97学年度特殊教育宣导月活动企划.doc
- 台北县五华国民小学九十九学年度六年级闽南语领域课程.doc
- 可能小看的单词举例.doc
- 财务分析在企业决策中的实用性研究.docx
- 基于生态化视角的智慧校园智能学习环境构建与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在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中的数据挖掘与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生成式AI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融入与信息素养培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化学数字教育资源设计与开发中的人工智能辅助技术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维导图策略优化与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康复医学课件).pptx
- 《云计算数据存储安全加密与访问控制技术在云计算云计算企业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效激励机制对员工职业成长与能力提升的作用.docx
- 高中物理与计算机科学跨学科课程设计与应用策略探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