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课件人教版必修.ppt

  1. 1、本文档共1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杂诗三首(其三)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①,频年不解兵②。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③。 少妇今春意,良人④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⑤,一为取龙城⑥。 【注释】 ①黄龙戍:又名黄龙岗,在今辽宁开原县西北,唐代曾驻兵此地。 ②频年:连年。解兵:罢兵。 ③汉家营:指唐营,当时诗人往往以汉代唐。 ④良人:指丈夫。⑤将:率领。旗鼓:军中号令,引申指军队。 ⑥龙城:匈奴地名。这里泛指敌巢。 【简介】 沈佺期(约656—714),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省)人,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他善属文,长五、七律,与宋之问齐名,号“沈宋”。 【赏析】 这首杂诗以闺情写边塞题材,其中既有对“频年不解兵”的不满,更饱含着“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的热烈希望。表达了饱尝战争之苦的普通百姓的共同情绪,思想意义较为积极。首联交代背景,点明题意,字里行间流露出强烈的怨战之情。中间两联,写儿女之情,语颇含蓄,意甚凄婉,缠绵悱恻之情,感人至深。 诗人选取古典诗歌中意味深厚的“月”这一传统意象,将闺中思妇与边地征夫联系起来,将月下分离的现在与月下相处的过去联系起来,通过暗含着对比的画面,写出了思念之深与战争的残酷。在这个基础上,末联用诘问方式,希望能有良将善于指挥,率领戍边将士一举克敌,早日结束战争,使离散家庭得以团聚并安居乐业。全诗以问句作结,言短意长,含蕴不尽。 (2014年高考江苏卷)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 (2)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官赋》) (4)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6)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7)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8)水至清则无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书·东方朔传》)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3)“霁”字易写错,“虹”的字形要注意。(4)“虎”字易写错。(6)“牍”字易写错。(7)“谏”字易写错。(8)“徒”容易与“徙”弄混。 【答案】 (1)定乎内外之分 (2)春与秋其代序 (3)不霁何虹 (4)气吞万里如虎 (5)白露为霜 (6)无案牍之劳形 (7)往者不可谏 (8)人至察则无徒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所谓“名句名篇”指的是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被人广为传诵的语句。所谓“常见的”,则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新课标和现行教材中规定背诵的篇目,二是课外经常引用的名句名篇。要做好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类题目,首先要在平时学习中养成积累的习惯,准确理解,正确默写;在做题时则要选择有把握的默写,并且默写完后要再检查一遍,确保准确无误。 1.了解“乐府”及“乐府诗”,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 2.把握诗歌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着重分析刘、焦二人的性格特征及其悲剧意义。 3.品味诗中的民族气息和抒情意味,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5.一词多义 (一)虚词 (二)实词 8.走近作者 本文选自《玉台新咏》。《玉台新咏》,总集名,南朝陈徐陵编。共十卷,书成于梁代。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一部很有影响的古诗总集。 9.了解背景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或《焦仲卿妻》。全诗共357句,计1785字;小序10句,计53字。它代表汉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成就,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它和北朝民歌《木兰诗》被喻为“乐府双璧”。这首诗最早见于南朝陈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诗前小序,为徐陵所加。据小序,诗写成于汉末建安年间(196~219)。明人胡应麟称之为“百代而下,当无继者”的“古今绝唱”,对后世的诗文创作有深远影响。 这首叙事长诗所反映的是一幕哀婉动人的爱情悲剧。全诗以刘兰芝和焦仲卿对爱情的矢志不渝及刘兰芝被遣后与焦母、刘兄等人的逼娶、逼嫁的周旋斗争为线索组织情节,用个性化的对话和人物行动刻画了刘兰芝的聪明美丽、勤劳能干、纯真善良,永不向压迫者示弱的可贵形象,也刻画了焦仲卿虽执著爱情,却通过对焦母的淫威屈从,在关键时刻偏执矛盾的内心世界,以及焦母的专横和刘兄的趋炎附势的描写,揭示出焦刘婚烟悲剧的社会意义,热情歌颂了兰芝夫妇为忠于爱情宁死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广大人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