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课件《中药学》第十五章_平肝息风药
个性: 全 蝎: 1.性平,寒热病证均可用。 通络止痛力较强,为止痉抽之要药 2.煎服,3-6克;研末,0.6-1克。 临床功效发挥 蜈 蚣: 1.性温,治寒性病证为宜。 息风止痉、攻毒散结力较强。 2.煎服,3-5克;研末,0.6-1克。 * 僵 蚕 蚕蛾科昆虫家蚕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体 僵 蚕 性味:咸、辛,平(偏微凉) 功用: 1.息风止痉:治肝风内动证。 2.祛风 散热:治风热头痛、目赤肿痛、 咽喉肿痛。 止痒:治风疹瘙痒。 通络:治风中经络,口眼喎斜。 3.化痰散结:治瘰疬、痰核。 * 用法用量:生用功偏散风热 ; 炒用功偏止痉、化痰散结。 * 小结 清肝热,息肝风力优胜,为治 羚羊角 肝热惊痫抽搐之要药 平肝潜阳,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牛黄——清心凉肝,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息 钩藤——轻清透热,凉肝止惊 风 平抑肝阳 止 天麻——祛风通络 痉 地龙——清热平喘,通利经络,清热利尿 全蝎——通络止痛力较强 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蜈蚣——攻毒散结力较强 僵蚕——祛风止痛,止痒,通络,化痰散结 僵蛹——功用与僵蚕相似而力缓 复习思考题 1. 平肝息风药分为哪几类?各自的性能特点、主要作用和适应症如何? 2 .试述石决明、牡蛎、代赭石、珠母、刺蒺藜、铃羊角、牛黄、天麻、钩藤、地龙、全蝎、蜈蚣、僵蚕的性味、功效、临床应用和用法。 3 .试比较下列各组药物之性味、功效及主治证的异同。 牡蛎与龙骨、赭石与磁石、钩藤与天麻、 全蝎与蜈蚣 4 .赭石质重降逆之性,表现为哪些作用?治疗哪些病症? 5 .既息内风又祛外风的平肝息风药有那些?功用各如何? * * 。 珍 珠 母 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或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等贝壳 珍珠母 蒺藜 蒺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蒺藜的干燥成熟果实 罗布麻叶 夹竹桃科草本罗布麻的干燥叶或全草 小结 石决明——为凉肝、镇肝之要药。 清肝明目 平 珍珠母——镇心安神,燥湿敛疮 肝 牡 蛎——软坚散结,收敛固涩, 潜 制酸止痛 阳 赭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罗布麻叶——清热利尿,降压 紫贝齿——镇惊安神,清肝明目 蒺藜——疏肝解郁,祛风明目 第 二 节 息风止痉药 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 羚 羊 角 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栉盲环毛蚓 的干燥体 地 龙 地 龙 羚羊角 地 龙 共性: 1.性味:咸,寒。 2.功用:清热息风止痉, 治: (1)热极生风证。 (2)高热狂乱,癫痫,惊悸。 * 个性: 羚羊角 1.清热息风止痉力优胜,为治肝热惊痫 抽搐之要药。 2.平肝潜阳:治肝阳上亢证。 3.寒性较大,并能清热解毒,用治: (1)温热病高热神昏,谵语,烦躁等。 (2)热毒发斑。 * 4.清肝明目:治肝热目赤肿痛,头痛等。 5.清肺止咳:治肺热咳喘。 用法用量: 多磨汁或研末服0.3-0.6克 ; 单煎2小时以上,1-3克/次。 * 地 龙 1.清肺平喘:治肺热喘咳。 2.通经活络:治 风湿热痹,配? 风寒湿痹,配? 中风不遂,配? 3.利水(尿):治小便不利或尿闭不通。 功用临床发挥 * 牛 黄 牛科动物牛干燥的胆结石 牛 黄 牛 黄 性味:苦,凉。 功用: 1.息风止痉:治热极动风之惊厥,抽搐等。 小儿急惊风。 2.清心化痰,开窍醒神:治热闭神昏。痰热阻闭心窍之神昏谵语,烦躁不安等。 3.清热解毒:治热毒证。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痈疽、疔毒、瘰疬。 用法用量:入丸散剂,0.15-0.35克/次。 功用发挥 * 钩 藤 天 麻 * 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 钩藤 钩 藤 天 麻 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天 麻 钩 藤 天 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