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课 氯化钙法制备感受态细菌 质粒DNA与外源DNA的连接反应.ppt
第一部分 氯化钙法制备感受态细菌 实验原理 该方法是Cohen等人于1972年发明的。 用冷的低渗CaCl2 (0.1M)溶液处理对数期的细菌,可使细菌膨胀,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处于易于接受外来DNA的状态。细菌的这种状态即称为感受态; 转化混合物中的DNA形成抗DNase的羟基—钙磷酸复合物黏附于细胞表面; 经42℃短暂热激后,促进细胞吸收DNA复合物; 经丰富培养基培养后,球状细胞复原并分裂繁殖。 用此方法制备的感受态细菌可以得到每微克超螺旋质粒DNA5X106到2X107的克隆。这种转化效率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常规的质粒克隆的要求 实验试剂 1,0.1M CaCl2(过滤除菌)、 2,无菌甘油(高温消毒) 3,含50%甘油的0.1M CaCl2(用经高温消毒的甘油和经过滤除菌0.1M CaCl2配置) 实验步骤 将保存于-80℃冰箱的大肠杆菌划线于LB平板上,在37℃恒温培养过夜(16-18h)。 挑取单菌落于5mL LB培养基中37℃、200 rpm培养过夜。 按1/100的比例将过夜菌接种于适量 LB培养基中,37℃、250 rpm培养至OD600值约为0.3。 冰上冷却15min。 取1.5ml冷却的菌液加入在冰上预冷的无菌离心管中。 4℃ 4000rpm离心5min。 实验步骤 弃上清,吸去残留的培养液。 加入1 ml冰上预冷的0.1mol/L CaCl2溶液,轻弹离心管底部并颠倒离心管使细菌充分悬浮。 4℃ 4000rpm离心5min。 重复步骤7,8,9。 弃上清,吸去残留的CaCl2溶液。 加入60μl预冷的0.1mol/LCaCl2溶液 轻轻弹拨离心管管底,使细菌充分重新悬浮,冰上放置2小时。 加入30μl预冷的含50%甘油的无菌0.1mol/LCaCl2溶液,轻弹离心管底部混匀。 -80℃超低温冷冻贮藏备用。 注意事项 所用器具的洁净程度非常重要。 用于制备感受态的细菌应处于对数生长期,培养液OD600不得大于0.6。 尽量去除培养液有助于提高感受态效率。 加氯化钙后的操作要轻柔,不能用力振荡或者吹吸细菌。 液氮速冻或在0℃放一到两天可提高感受态的效率。 感受态细菌可保存于-80?C,保存时间过长将使转化效率下降。 第二部分 质粒DNA和外源DNA的 连接反应 实验原理 外源DNA片段和线状质粒DNA的连接,就是在双链DNA5’磷酸基团和相邻的3’羟基之间形成的新的共价链。如果质粒和外源DNA的两条链都带5’磷酸基团和3’羟基,则可生成4个新的磷酸二酯链,成为环状的双链重组质粒。 实验原理 DNA连接酶 DNA连接酶有大肠杆菌DNA连接酶,T4噬菌体DNA连接酶。后者常用。 T4噬菌体DNA连接酶催化相邻DNA链的5′-P末端和3′-OH末端以磷酸二酯键结合的反应,需ATP作辅酶。本酶不仅可以催化粘性末端之间或平滑末端之间的DNA的连接,也可以催化DNA与RNA之间的连接。 T4 DNA连接酶活力单位的定义主要有粘端连接单位(cohesive-end ligation unit),d(A-T)环化单位和Weiss 单位(Weiss unit)。 实验原理 Takara公司T4DNA连接酶酶粘端连接单位:在20 μl的连接反应体系中,6 μg的λDNA-Hind III的分解物在16℃下反应30分钟时,有90%以上的DNA片段被连接所需要的酶量定义为1个活性单位(U)。 实验原理 DNA连接酶 保存液为10mmol/L Tris.Cl (pH7.5)、50mmol/L KCl、1mmol/L二硫苏糖醇、0.1 mM EDTA、50%甘油,于-20℃保存。 10×T4 DNA Ligase Buffer:Tris-HCl(PH7.6) 660mM, MgCl2 66mM, DTT 100mM, ATP 1mM 实验原理 连接反应的分子动力学 双链DNA5磷酸基团和相邻的3羟基之间的连接反应可以看作是双分子反应,其反应速度完全由互相匹配的DNA末端的浓度决定。 DNA末端可以是分子内的,也可以是分子间的。分子内的DNA末端连接反应产生自身连接产物。 当连接体系中只有一种分子时,如分子两端的DNA末端互相匹配,DNA可自身环化,或形成二聚体和更大的寡聚体。影响因素有:DNA分子的长度、浓度、刚度(取决于缓冲液的离子强度)。 实验原理 连接反应的分子动力学 外源DNA末端浓度高于载体DNA的末端浓度时,有效重组体的产量增加。 DNA片段的摩尔数应控制在载体DNA摩尔数的3~10倍。 实验原理 减少质粒自身环化的措施 脱磷酸化:当载体为单酶切产物时,用碱性磷酸酶脱磷酸化可防止载体自身环化。 双酶切产生不同的粘性末端:好处是不但可以防止质粒自身环化,还可实现定向克隆。 适当增加外源DNA和质粒D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膜分离技术.ppt
-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_图文.ppt
- 智能技术与KBE技术的应用.ppt
- 第十三章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_图文.ppt
- 我对针织面料的认识_纺织轻工业_科技_PPT专区.ppt
- 第12章 功能性纺织品_图文.ppt
- 白血病与核型分析.ppt
- 2019丹东恒景珍珠山项目研判报告.ppt
- 注塑成型工艺参数B_1587327284.ppt
- 2018年南京市珍珠泉高尔夫别墅整合传播策划报告.ppt
- 小学科学:ESP8266智能插座电路原理与动手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浪潮下我国多层次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要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多材料制造与复合材料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光环境调控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的调控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销售团队年度业绩总结.docx
- 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docx
- 银行网络攻击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