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皮炎课件_5.pptVIP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经性皮炎课件_5

神经性皮炎(neurodermatitis) 又名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以阵发性剧痒及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病程呈慢性经过,时轻时重,易于复发,没有渗出倾向。分局限性和泛发性两种类型。中医称之“摄领疮”、“牛皮癣”,赵炳南老医生称之为“顽癣”。 【病因病机】 1.西医病因病机: 病因尚不明确。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与本病的发生有明显关系。患者常伴有疲劳、紧张、焦虑、情绪易激动等精神症状。内分泌紊乱、胃肠功能障碍、感染病灶、搔抓及摩擦、日晒、食辛辣食物、饮酒等也会促发及加重本病。 2.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情志不遂,闷郁不舒,心火上炎,以致气血运行失调,凝滞肌肤;或因风湿热之邪阻滞肌肤,复感风邪,蕴阻肌肤而发病。 病久耗伤阴液,营血不足,血虚生风生燥,皮肤失去濡养。病情每因汗液、衣领摩擦等外界刺激因素引起反复发作。 【主要症状及诊断要点】 1.局限型: (1)部位:好发于小腿、腕、踝、颈后侧、肘部、腰骶、眼睑、外耳、会阴等部位。 (2)发病年龄:中青年多见。 (3)皮损特点:皮损初为成群粟粒至米粒大小,淡红或褐黄色扁平丘疹,渐融合形成境界清楚斑块,皮纹加深,苔藓样变,伴有抓痕、血痂及色素沉着。 (4)自觉症状:表现为局部皮肤阵发性瘙痒,夜间加重,甚至可以影响工作、睡眠。 2.播散型: (1)部位:皮损广泛分布于全身多处,好发于颈项、四肢伸侧及骶尾部。 (2)发病年龄:成年人及老年人多见。 (3)皮损特点:皮肤肥厚粗糙,呈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无渗出倾向。 (4)自觉症状:奇痒难忍,严重影响睡眠和工作。 【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慢性湿疹:有急性及亚急性湿疹演变过程,有渗出倾向,无一定好发部位,皮损边界不清,多形改变。 2.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常见于小腿伸侧,米粒至绿豆大小圆顶丘疹,质硬,密集成群不融合常呈念珠状排列,组织病理有特异性变化,刚果红试验阳性。 慢性湿疹 淀粉样变 鉴别诊断 3.异位性皮炎:常有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花粉症等遗传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及婴儿湿疹史,血清IgE及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4.扁平苔藓皮损:呈紫红色、暗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表面有光泽及白色细纹。外阴、口腔粘膜常有损害。 5.瘙痒症:无原发损害,仅有剧烈瘙痒,可见抓痕。病程较长时可有苔藓样变。 异位性皮炎 扁平苔藓 淀粉样变 【中医辨证】 1.肝经化火证: 肝郁不舒,郁久化火。皮损色红,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眩晕,心悸,口苦咽干。舌边尖红,脉弦数。 ①肝经化火证: 治宜舒肝理气,清肝泻火。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柴胡10g,栀子10g,胆草10g,丹皮10g,生地15g,当归15g,赤白芍各10g,首乌藤30g,钩藤15g。 2.风湿蕴肤证: 风湿蕴阻,肌肤失养。皮损呈淡褐色片状,粗糙肥厚,剧痒时作,夜间尤甚。苔薄白或白腻,脉濡而缓。 ②风湿蕴肤证: 治宜祛风利湿,养血润肤。 方药:全虫方加减。 全虫6g,皂刺6g,防风10g,刺蒺藜15g,苦参10g,白鲜皮15g,当归10g,首乌藤30g。 3.血虚风燥: 血虚风燥,肌肤失养。皮损灰白,爪如枯木,肥厚粗糙似牛皮,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女子月经不调。舌淡,脉沉细。 ③血虚风燥: 治宜养血疏风,润肤止痒。 方药:止痒合剂加减。 首乌藤30g,鸡血藤30g,丹参30g,全当归15g,刺蒺藜30g,地肤子15g,生地15g,苦参10g。 (2)单方及成药: 中药可口服丹栀逍遥丸、秦艽丸、润肤丸、泻肝安神丸、知柏地黄丸等。 2.外用药物治疗: 雄黄解毒散百部酒混匀振荡外用。 普连膏、止痒药膏外用。 癣症熏药外用。 拔膏疗法。 龙葵水剂、楮桃叶水剂洗浴。 【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 1.口服抗组胺药物,配合应用谷维素、复合维生素B族等。 2.播散性患者可用静脉封闭疗法。 3.如有神经衰弱、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紊乱、感染病灶等应给予相应治疗。 西医治疗 4.局部治疗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霜剂、溶液、涂膜剂,皮损苔藓样变显著者可用糖皮质激素软膏、霜剂封包。还可外用10%黑豆馏油软膏,5%~10%糠馏油,煤焦油,松馏油软膏或酊剂、乳剂。 5.物理治疗可酌情选用紫外线治疗、磁疗、矿泉浴、氦—氖激光皮损或穴位照射等。 【防护】 1.让患者了解本病的病因、病程,解除精神紧张。 2.限制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 3.避免用搔抓、摩擦、热水洗烫等方法止痒,不用碱性过强肥皂洗浴。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