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液循环医学生理学课件_1
四、微循环 (microcirculation) 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微循环的生理意义: 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 调节循环血量 ; (一)微循环的组成与通路 1.微循环的组成 (4) 真毛细血管(capillary) (1)微动脉(arteriole): 控制微循环血流的总闸门 (2) 后微动脉(metarteriole): 微循环血量调节的一个分闸门 (3)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precapillary sphincter) 对代谢物敏感,是微循环的又一分闸门 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5) 微静脉(venule) 微循环的后阻力血管 (6) 通血毛细血管(thoroughfare channel) 连接后微动脉和微静脉的较粗的毛细血管 (7) 动-静脉吻合支(arteriovenous shunt): 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吻合支 2、微循环的血流通路: (1) 迂回通路: 局部代谢产物的作用 微动脉 后微动脉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真毛细血管 微静脉 营养性通路 真毛细血管网交替开放 功能: 非营养性通路 (2) 直捷通路 微动脉 后微动脉 通血毛细血管 微静脉 血流量的相对恒定 少量物质交换 (3) 动-静脉短路 微动脉 动-静脉吻合支 微静脉 参与体温调节 受动脉血压和血流阻力的影响 ( 二)微循环的生理特点 有利于血液与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 1. 血压低 2. 血流慢 为物质交换提供充分的时间 3. 潜在血容量大 4. 灌流量易变 为物质代谢提供巨大的贮备量 1. 神经体液因素对微循环的调节 2. 局部代谢产物对微循环的调节 ( 三)微循环的调节 1. 扩散 2. 吞饮 3. 滤过 4. 重吸收 (四)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五、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 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中; 呈胶冻状; 不能自由流动; (一)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滤过: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重吸收: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有效滤过压(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渗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动脉端有效滤过压为10mmHg 静脉端有效滤过压为-8mmHg 滤过的动力略大于重吸收的动力 淋巴系统回流 毛细血管血压 毛细血管动脉端血压升高 毛细血管静脉端血压升高 血浆胶体渗透压 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 淋巴回流 (二)影响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因素 六、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一) 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组织液(蛋白质和微粒)→毛细淋巴管→集合淋巴管→右淋巴管和胸导管→静脉 (二) 淋巴回流的生理意义 回收蛋白质 运输脂肪及其它营养物质 调节体液平衡 防御和免疫功能 七、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一)静脉血压 1. 外周静脉压(peripheral venous pressure) 血压低; 重力和体位对静脉血压的影响大; 静脉充盈程度受跨壁压的影响较大; 每搏动(stroke work) 搏功=搏出量×(射血相左心室内压 -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动能 每分功(minute work) 每分功=搏功×心率 右心室作功量只有左心室的1/6 心脏作功的意义:维持血压和推动 血液流动 (二)心脏做功量 (三)心脏泵功能的贮备 搏出量的贮备: (1)舒张期贮备:140-125ml=15ml 增加心肌初长度 (2)收缩期贮备:55 -15ml =40ml 心率贮备: 心力贮备 (cardiac reserve) 体育锻炼对心力贮备的作用: 交感-肾上腺素活动增强; 肌肉泵的作用; 长期体育锻炼提高心力贮备; 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和压力 1. 前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 (1)心室功能曲线 心室舒张末期压在7~20cmH2O 在20~27cmH2O 在27cmH2O以上 (一)前负荷 (2)异长自身调节(heterometric autoregulation) 心肌初长度↑→粗细肌丝重叠↑→横桥联结数目↑→心室肌收缩强度↑→搏出量↑ (3)心肌的初长度和收缩功能的特殊性 心室有较大的初长度贮备; 心肌细胞的伸展性小; 心肌的初长度与Tn对Ca2+的亲和力有关; (4)异长自身调节的生理意义 对搏出量进行精细的调节; 持续的、剧烈的循环改变,由心肌收缩力的变化来调节。 2. 影响前负荷的因素 静脉回心血量和心室射血后剩余血量 心室充盈时间; 静脉回流速度; 心包内压; 心室顺应性; (二)后负荷 后负荷=主动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