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组织员工对企业再造之认知-个案以台盐为例指导老师周文明老师
組織員工對企業再造之認知-個案以臺鹽為例
指導老師:周文明 老師
專題小組組員:李利為,何偉菁,許瑋真,黃冠燁
楊芝菁,彭詩傑,辜怡菁,蔡沛鴒
摘要
由於社會上經濟體制的改變,消費者的訴求也隨著生活水準提高而轉變,所以許多企業為了因應消費者的訴求及能夠在多變的社會中生存,紛紛也加入企業再造的行列,去進行企業本身內部及外部的改造,以迎合現今社會的型態。因此,本研究目的是為了找尋企業歷經改造後所造成企業本體的影響,並研究在改造的過程中,企業內部及外部的轉變對員工反應程度。企業再造是一個企業體為了迎合在這多變的社會中,所必須要經歷的一條道路,而利用企業再造的方法,使企業能在有效的資源中發揮本身最大的效益,是我們最終的目的。本研究僅對臺鹽臺南科技廠進行問卷調查研究,並非對公司所有分廠作全面的研究,由於樣本數並未如預期,以致在研究結果的推論上必須受到一些限制及影響。建議後續研究,可以考量不同重心及主題深入分析與探討。
關鍵字:企業再造、臺鹽、組織變革、認知、民營化
一、研究動機及目的
企業創新改組是一個企業體為了迎求多變的社會中必經的一條道路,,,,,,,,,,,,(coding)運用SPSS/PC for Window 10.5 版統計套裝軟體為分析工具(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2)信度(Reliability)
其一個量表的信度越高,代表量表越穩定,信度是測量的結果。經過多次測量所得結果間的一致性或穩定性,或估計測量誤差有多少,能實際反映出真實量數的程度。
(3)獨立樣本t檢定
當只有一個類別變項存在,且該類別變項是只有兩個水準的二分變項時,適用獨立樣本t檢定。本研究以t檢定考驗性別、婚姻狀況、學歷程度等變項,對企業再造認知、態度與e化程度之影響情形是否有顯著差異。
(4)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
只有一個自變項且只有一分類標準來區別母群體,並以考驗此一分類因素是否會造成顯著差異。當變異分析之F考驗值達顯著水準,即拒絕了虛無假設,表示至少有二組之間有顯著差異存在,我們欲知哪二組間有顯著不同時,必須進一步使用Scheffe法進行事後比較。在本研究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探討不同年齡、不同服務年資等變項對企業再造認知、態度與e化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
(5)相關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
1 與+1 之間,相關係數大於0,代表二變數呈正相關;相關係數小於0,代表二變數呈負相關;如為0,代表兩個變數不相關。
三、研究流程
圖1 研究流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四、研究架構
圖2 研究架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五、文獻探討
1.企業再造的起源與定義
企業再造理論誕生於20世紀90年代,當時由美國管理學者哈默和錢皮(Michael Hammer and James Champy)在1993年出版的《改造企業》 (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一書中提出。該理論徹底地改變了200年來遵循亞當.史斯密的勞動分工思想建立和管理企業的觀念,認為企業管理的核心是「流程」,即「一套完整地貫徹始終的共同為顧客創造價值的活動」,原來的社會分工模式將企業的流程人為地分解為一個個專門化的「任務」,在企業內部形成一個個「職能碉堡」,嚴重地阻礙了企業面向顧客、為顧客創造價值,使許多企業不能適應迅速變化的市場環境,因此,必須打破組織中的這些「職能碉堡」,以「為顧客創造價值的流程」的視角來重新設計組織的結構,以實現企業對外界市場環境的快速反應,提高企業競爭力。
Hammer Champy (1993) 在「改造企業」這本書中對企業流程再造下了一個清楚的定義:「根本重新思考,徹底翻新作業流程,以期在企業的營運成本、服務、品質及速度上獲得大幅度的改善。」此定義中,Hammer Champy 認為有四個特質:根本的、徹底的、巨幅的、流程。說明如下:
(1)根本的(Fundamental)
企業的負責人必須對企業的存在做出最基本的思考,藉由思考的過程中來發現過往經營策略與方法的瑕疵與錯誤,並且檢討這些經營策略是否過時、錯誤、或是根本就不適合該企業的經營目標,不能有因循苟且、得過且過的想法,認為只要稍微修改現有的流程就好,應進而修正這些根本的的問題,研究過去經營手法的優缺點,擺脫過去的包袱,針對實際上所需革新部分做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