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总供给总需求和产出决定概论.docVIP

第2讲总供给总需求和产出决定概论.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讲总供给总需求和产出决定概论

第二讲、总供给、总需求与产出决定概论 第一节.产出决定机制和经济波动 第二节、总供给的决定因素、 生产函数 Q = Q (K,L,() (1) + + + 其中,K、L、(分别表示资本、劳动和技术,每个标识字母下面的正号“+”,表示每个要素都与产出存在正向关系。 图2-3:可变劳动投入的生产函数和劳动边际产出下降: 图2-4:资本存量增加的影响 劳动需求函数与产出供给函数 图2-5:劳动需求曲线 企业劳动需求函数: Ld = Ld (w/P,K,() (2) - + + 劳动需求与实际工资具有负向联系,与资本和技术具有正向关系。 利用劳动需求函数,我们可以通过重新表述生产函数基础,写出产出供给的决定关系,即利润最大化厂商在给定工资水平、资本投入量和技术条件下产出量决定关系。 Qs = Qs [ Ld (w/P,K,(),K,() (3) - + + + + 公式(3)的简约形式为: Qs = Qs [ w/P,K,() (4) - + + 劳动供给函数 给定这些假定,效用函数为: U = U(X,L,A*,C) + - + + 约束条件是每天内L + X + A = 24(小时) 图2-6、表示消费与工作替代关系的无差异曲线 (消费界定为物品消费,包含有截距和没有截距类型) 图2-7、工资率及其变动 图2-8、推导劳动供给曲线 (上幅为真实工资变动对劳动供给影响;下幅表示劳动工资曲线) 图2-9、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劳动供给函数可以表达为: Ls = Ls(w/P) (4) + 第三节.总供给曲线:古典学派观点 图2-10、总供给曲线的古典情形 (A为劳动力市场均衡,B幅为生产函数,C幅为总供给函数)。 古典模型可以用两个简单方程表达:一是总供给函数,二是表示名义工资(w)灵敏调节使真实工资总是保持在使劳动市场处于出清状态的水平(w*f): Qs = Qs [ w/P,K,() (4) - + + w = P w*f 比较静态分析:资本存量变动 图2-11、古典模型中资本存量上升的影响 失业的解释 图2-12、古典学派解释失业 第四节.总供给曲线:凯恩斯学派观点 粘性工资与总供给曲线 Qs = Qs [ w/P,K,() (4) - + + w = w* 图2-13、基本凯恩斯模型的总供给曲线 图2-14、极端的凯恩斯情形 第五节.总需求曲线 在封闭经济中,总需求由居民消费、投资、政府支出构成: Qd = C + I + G 图2-15、总需求曲线 在开放经济下,总需求等于封闭经济的总需求加上净出口 Qd = C + I + G + (X – I) 第六节.总供求分析框架与产出决定 总需求扩张政策的影响 图2-16、需求扩张性政策影响 供给冲击的影响 图2-17:技术进步的影响: 长期短期分析视角与不同宏观经济理论的兼容性 (w+1 – w) / w = a (Q– Qf) 图2-18、总需求收缩的短期和长期效果 1 16 b L MPL MPL a L Q Q(k0,L) A B MPL(k1>k0) Q(k0) MPL(k0) MPL a L Q Q(k1>k0) L Lb La MPL=Ld (W/P)b (W/P)a W/P MPL L’ L UL0 UL1 △L △C1>△C0 △C0 △L A C C0 C1 C C 5 3 1 L Z1[(w/p)1] Z2[(w/p)2>(w/p)1] C0 C1=3(w/p)1 C2=3(w/p)2 C B A Z0[(w/p)0] Z1(w/p)1] C0 C1 C Ls L (w/p)0 (w/p)1 L1 L0 A B (w/p) L1 L0 L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Z0[(w/p)0] Z1[(w/p)1] UL0 UL1 L2 L1 L0 A C B C L L P Qs Qf Q L Lf Q(K0,L) Qf Q Lf Ls Ld (w/p)f (w/p) (b)生产函数 (a)劳动市场均衡 (c)总供给曲线 L L Q(K1>K0) Qf1 Lf1 (w/p)1 L Lf0 Q(K0) Qf0 Q Ls (w/p)0 (w/p) (c)总供给曲线 (b)生产函数 (a)劳动市场均衡 Q0s Qf1 P Q1s Qf0 Q L (w/p)u Qu Q P Q Qf Q (c)总供给曲线 失业 L L Qu Lu L Lf Q Qf Q Lf Ls Ld (w/p)f (w/p) (b)生产函数 (a)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