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随机采访中提问.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随机采访中提问

浅谈随机采访中提问   【摘 要】随机采访是新闻采访中常用的一种形式,记者采访提问的水平也最能反映其基本功和应变能力。本文以央视“你幸福吗”采访为例,分析随机采访提问的基本技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采访 随机采访 提问   从2012年9月29 日推出,到10月7日播放完毕,《你幸福吗》在央视新闻频道连续播出了9天,其中有8天都在《新闻联播》播出,贯穿整个“十一”长假,引起关注与争议。以“你幸福吗”为关键词在微博上搜索,有超过6500万条微博与之相关。采访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使很多受访者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回答差强人意,以至于出现了很多“神答”:“我姓曾”、“我耳朵聋”、“我的队被人插了”。   在新闻采访活动中,提问是基础,也它是记者获取事实信息最重要的方法。记者提问水平的高低决定其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信息,能否将事实挖深挖透。   那么,在随机采访中,记者怎样提问才能与采访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精心做好访前准备   访前准备是采访提问中很重要的一环,被称为“静态采访”。有人把采访比作“面对面的短兵相接的战斗”,必须知己知彼。“战斗”前记者要精心准备。   随机采访即记者走上街头,或走近现场倾听和反映民众的感想和看法。央视“你幸福吗”街头随机采访属于预知新闻事件,即记者预先可以安排行程,根据主题预先安排自己采访的场所和人物。从某种程度上讲,随机采访的场所、人物是由记者自己决定的。有人说,随机采访偶然性、随机性太大,无法做访前准备,其实不然,任何采访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并与社会的其他层面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市场经济下,家庭、个人成了相对独立的决策主体,他们不只关心国家大事,更关心、更需要了解国家的经济形势和方针政策。比如,农民更关心粮食价格走向,关心惠农政策;企业商人更关心市场行情和外界的最新变动,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比如采访菜市场的肉铺老板,记者可以问:“老板,您今天生意真是红火,看来政府刚出台的肉类价格稳定政策很有效。”相比直接问“你幸福吗”更易让受访者打开话匣子。   二、提问方式灵活多变,切合时宜   提问,是一种谈话方式,是记者采访活动的主要实施形式,也是关系采访活动成败的关键。   由于采访对象的职业、年龄、性格差异,记者提问的内容和方式不能千篇一律。记者每次采访的环境、地点、时间也不同,记者的提问也要因人、因地、因事而变化。但是怎样提问,用什么样的方式提问更容易让对方明白,是有技巧的,提问方式应该经过精心设计。在提问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开放式提问与闭合式提问的不同运用。所谓开放式提问即提问比较简洁,对方回答问题的面比较宽,一般问的都是意见、看法、体会、建议等,通常情况下它适合对社会阅历丰富的人。反之,记者的提问比较长,对方回答问题的面比较窄就是闭合式采访,通常情况下它适合于农民、工人以及老人、小孩等。   “你幸福吗”是典型的闭合式提问,被采访者的答案只有“幸福”与“不幸福”两种,以至于出现了西宁火车站旅客回答:“幸福,这个幸福太麻烦,这个说不清楚”答非所问的答案。而央视随后作出的调整“你理解的幸福是什么”、“你有什么遗憾”则是开放式采访,被采访者可以各抒己见。   三、协同作战,察言观色   记者提问是一个收集新闻素材的过程。除了提问,眼睛观察也是常用的采访手段。   通过观察,记者较容易取得细节材料,提问也可以获得细节,但通过观察获得的细节更直接、更真实,只有通过自己观察,记者才能拥有“独家细节”。正如范长江所说:“报道的时候,别人提供的材料要尽量少用,只能占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应该是记者自己的积累和观察。”观察和提问,需要密切配合。观察可以为询问提供材料,询问可以深挖、印证、核实看到的东西。   现场的环境和气氛是事件、人物所依存的情境,是被访者活动的环境。环境本身就透露出许多信息。比如,记者采访73岁捡瓶子吃低保的老人时,通过观察老人的穿着、手里捡的瓶子、年龄、沧桑的脸等,便可以判断出这是一个靠捡瓶子度日的老人,生活不易;而记者“你幸福吗”的提问显得与老人的境况是格格不入的。观察不仅是用眼睛看,也需要动脑子去想。细致的观察可以精细地反映出现场的状况,也可以从现场发现存在的或潜在的问题。   四、提问宜具体,抓细节   新闻生动有说服力的原因之一在于有细节的支撑。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而细节让新闻表达更准确、更清晰、更真实,给受众以准确的认知,让受众对其报道的事物产生深刻印象,给受众带来现场感。   笔者认为,记者提问宜具体,不能漫无边际,那种不分情形、地点,举起话筒就问:“你幸福吗”、“你最遗憾的是什么”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太广,对方不知道怎样回答,如何回答,恐怕只能用“很幸福”、“幸福幸福”之类的话敷衍。比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